分享

袁隆平试种三超稻失败,可是他一番话,却让反对者都开始支持他

 历史解密坊 2019-08-26

袁隆平在研制培育出杂交水稻后,解决了我国人民吃不饱饭的大难题,可是您也许不知道,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却有些“命运多舛”,甚至差点被中途取消,多亏了袁隆平的一席话,才化解了危机。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百姓吃不饱饭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众多农业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水稻的培育上,毕竟大米是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只有大米增产了,人民的“饭碗”才能装得满。
农业专家们以高杆水稻作为改良目标,克服了其产量低、易倒伏的缺点,将培育出的优良矮杆水稻推向全国,也让稻谷的产量增加了不少。直至70年代时,刚刚毕业的袁隆平也投身到农业研究中来,他发现矮杆水稻的产量尚有潜力,便开始着手进行研究,准备培育出比矮杆水稻性状更优良的水稻品种。

袁隆平的水稻育种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与支持,这也给他和他的团队增加了不少信心。水稻不比其他农作物,它的“娇贵”令人难以想象,首先水稻的生长环境必须水分充足,其次水稻更需要大量的阳光照射,以保证光合作用的多次进行,最后水稻既不耐寒又不耐热,因而天气的变化,也会对其产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时,曾面临过多次失败与质疑,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因为他的心中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便是水稻具有杂交的优势。

在试验稻田中,袁隆平与团队播撒下了一批种子,其生长出的稻苗长势喜人。在该批水稻生长过程中,团队成员曾将其与其它稻田中的水稻进行过对比,发现对照品种只有7-8寸高的时候,样品稻就已经有一尺高了。
正因如此,团队成员极为高兴,随即将样本稻命名为“三超稻”,即性状超过父本、母本、对照品种。“三超稻”的大名被传颂出来后,每个人都对其充满了希望,认为它将是未来水稻品种的新星,可是袁隆平却没想到,一个巨大的打击却降临了。

“三超稻”虽长势喜人,收获时也被装了满满几车,可到了采集稻谷阶段,大家却都傻了眼,因为“三超稻”的稻谷成熟度极低,并且没有饱满的稻穗,换句话说,“三超稻”的优良特性只表现在稻草的产量之上,而并未显现在稻谷的产量中。
“三超稻”的失败,迎来了很多质疑之声,以前就反对水稻杂交的专家们也开始发声,“声讨”杂交水稻就是一个笑话,并摆出了“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杂交无优势”的论断,将水稻杂交论彻底否定。

在水稻研究的专门会议上,面对着失败的事实,袁隆平团队成员们只能默不作声,承受着自己失败的后果。可是袁隆平却心中有数,他顶着压力站了起来,说出了一番震惊全场的话。袁隆平道:“我们承认“三超稻”的确失败了,可是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要讨论的是杂交水稻究竟有没有可行性?“三超稻”就是水稻杂交最好的证明,只是我们搞错了方向,让稻杆的产量增加。如果我们能转变方向,致力于研究增加稻谷产量,依然有很大的可行性。”。
如此一席话说完,在场专家们全部沉默,因为袁隆平说的有理有据,根本没有反驳的论证。众多反对者开始进行自我反思,回想着袁隆平提出的观点,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水稻的确存在杂交优势。袁隆平的观点,同时也让上级有了继续支持杂交水稻的动力,为袁隆平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后,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方面开始了更努力的研究,经过他与团队的不懈努力,终于培植出高产、抗病性强的超级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培植成功,不仅让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走到了世界前端,同时也让世界人民再也不会为粮食短缺而发愁,堪称华夏的“第五大发明”。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