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之战刘备几乎损失全部主力,孙吴为什么不乘机吞并蜀汉呢?

 笑傲江湖1001 2019-08-26

夷陵之战最终以刘备大败而告终,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刘备败走白帝城,最终也是在白帝城郁郁而终。话说刘备大败,孙吴为何不接着对蜀汉用兵,将其吞并呢?

要从蜀汉和东吴双方总兵力看起,再看当时曹魏一方的态度。从这两方面就可以看出东吴并吞并蜀汉的实力。

一、蜀汉留有后手,东吴兵力不足

刘备失败后,逃跑到白帝城就停下了,并未继续返回成都。从地图上看,白帝城距离蜀汉与东吴边境不远,如果整个蜀汉军队都失去了战斗力,则陆逊大可继续追击,就算灭不了蜀汉,也可占领大片土地,而吴将潘璋、徐盛等人也主张一鼓作气继续追击,但陆逊还是下令停止追击,撤回东吴。这是因为蜀汉只是刘备率领的主力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但整个蜀汉尚有实力进行一战。

1.张飞遇害后,其所率军队未投入征吴之战

刘备伐吴时,兵分两路,一路由刘备亲率,进击秭归。关于刘备的兵力,据《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记载:

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可见,刘备主力为四万人。后刘备在进军路上不断征召沙摩柯等夷人部队加入,最后到达战场的刘备所部蜀汉军队应为五万人左右。

一路由张飞率领,据《三国志·蜀书·关张赵马黄传》记载,约一万人,计划自阆中出,于江州会师。虽然张飞被部将谋害,但史无记载其所部去向,但以常理度之,张飞所部乃是蜀汉精锐部队之一,主将虽然遇害,但其他各阶层将官仍在,不至于发生部队没了主将立即一哄而散的情况,更大的可能是张飞所部没了主帅后,不适合立即投入战斗,留驻在了阆中。

2.刘备收拢溃兵,赵云所部也赶到了白帝城

刘备五万多军队,并非在夷陵一战全部死、降殆尽,而是有部分被击溃逃散。《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到达白帝城后,对溃兵进行了收拢集合。此外,刘备在出征前,赵云对此次战争持反对意见,对刘备进行了劝谏,但“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这件事看似对赵云不信任,但江州是蜀汉重镇,赵云镇守此地,进可为刘备大军提供后勤保障,退可为蜀汉守住东大门。刘备败逃白帝城后, 赵云迅速领军赶到了白帝城,使得白帝城一带蜀汉兵力增强。

3.蜀汉尚有其余部队分驻各地

除了夷陵之战刘备收拢的溃兵、阆中原张飞部队、赵云江州部队,蜀汉尚有其他部队在各地驻守,如成都的留守军队、汉中的魏延部等,一旦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这些部队集合起来仍然是比较强大的力量。而蜀汉在夷陵大败的当年,与诸葛亮不和的汉嘉太守黄元起兵反叛,很快就被平定。三年后,诸葛亮又率大军进行了南中平叛。可见,刘备率领的四万人并非蜀汉的全部家底。

4.东吴陆逊兵力不足以吞并蜀汉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

权命逊为大都督,督朱然、潘璋等五万人拒之。

也就是说东吴一方也是五万人,双方势均力敌,至少是差距并不悬殊,并非所谓以少胜多。东吴这五万人在守势下击败敌人有余,但进入崇山峻岭的川蜀之地,尽歼所有蜀汉军队,在诸葛亮、赵云等名臣名将尚在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可能的,反而会将吴军精锐葬送在川蜀之地,导致东吴实力大损。

二、曹魏很快就趁机进攻东吴

东吴和曹魏的关系及其微妙,孙权虽然向曹丕称臣,并在刘备伐吴的初期向曹魏求救,但曹丕不发一兵一卒。东吴一面与蜀汉交战,一面又防备曹魏。陆逊在夷陵之战大胜后,判断曹魏会进攻东吴,于是把追击刘备的军队撤回东吴。

果然,同年秋天,以魏国征东大将军曹休率舰队进军东吴洞口要塞为开始,曹丕开始了三年内三次伐吴的军事行动,东吴自保不暇,更是没有余力进攻蜀汉了,孙权更是派遣使者向刘备求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