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思维定势,收获幸福晚年

 以字为马 2019-08-26

最近,一种系列推理计算题突然流行起来。不知道你有没有被朋友圈的这种题难倒过呢?

请你看一看下面这张图,并且试一试在心里快速计算出答案?

非常简单的一道题,对吗?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是不是19呢?

那么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和小编一样答错啦。

我们再回到上图,看一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一双鞋子,在第四行中改成了一只;

第三行中的一对哨子,在第四行中改成了一只;

前三行的加号,在第四行中改成了加号与乘号的组合……

所以,正确答案是:15

……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究竟是为什么一张简单的计算题,却骗过了那么多人的眼睛呢?

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心理学中著名的陆钦斯量杯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理论。1942年,心理学家陆钦斯在实验中,要求被试用大小不同的容器对水进行测量,并用数字进行计算。他把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按顺序做完1-8题,第二组只做6、7、8题。结果发现,第一组在做后三道题的时候,也采取了B-A-C的方法,而第二组则采取了更为简单直接的A-C或者A C。

实际上,这种流行的计算题,就是利用了思维定势的原理,让大家得出了错误的答案。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受到以往经验的思维定势影响,对新问题的接受和解决能力降低,在人际关系当中容易和年轻人形成代沟,从而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走出思维定势

比起被动地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增强对生活的主动掌控感,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上升的有效办法之一。一项针对北京老年人群的研究中显示,是否对周遭的环境有主动控制感,和老年人的积极情绪有着密切的关联。

发展创造性思维也是打破思维定势的一个有效手段。人的创造力虽然有有高峰年龄,但是创造力的年龄间距很宽广。成人晚期的思维依然具有创造性,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研究就指出,创造新作品的哲学家年龄范围在32.5-72.5岁。

老年人的生理和身体机能会随年龄增长不断衰退,这是每个人的生命发展历程中都必将经历的自然阶段,积极的老化态度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年人自我评价越积极,其心理幸福感就越高;持有积极老化态度的老年人,其平均寿命也长于持消极老化态度的老年人。在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从事艺术行业,并在退休后依然坚持艺术创作的老年人,相对在普通养老院生活的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评估的创造力都更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的探索精神,主动接受和学习新事物,是老年人进行思维锻炼,增强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便捷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及参考书籍

林崇德. (2004). 发展心理学.

戴维·迈尔斯. (2006). 社会心理学. (10), 125-125.

李旭, & 陈天勇. (2011). 老年人日常认知研究评述. 心理科学进展, 19(11), 1658-1666.

唐丹, 燕磊, & 王大华. (2014). 老年人老化态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1), 159-162.

(编辑   付江宁    审校   郑志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