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书房人生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实话实说,多少年前,就一直向往、期待、渴望,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直到2008年,我才终于如愿。我买了同事孙正兵,一套二手房,三室一厅。尽管是二手房,但,我感到欣慰。毕竟,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房。

书房,古称书斋。是专门用作阅读或写作之用。

一间书房,就是一隅书香。

书房狭小,朴实无华。六七张书橱,厨中载满诗书。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张竹椅。一盆兰花,倩影幽幽,仅此而已,别无它物。

不太熟悉的朋友,初次来我家,看到书厨藏书几千册,大为惊讶,以为,我是一介教书先生。一番浅谈后得知,我乃板浦初级中学食堂,一拿刀舞勺的厨夫,感慨之余,竖起大拇指,连赞:了不起!

书房虽小。但小中有乾坤。书房不精致,但有文气。山不在高,却有灵性;水不在深,却有韵味。

花香不在多,屋雅何需大。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的书房。谈笑有鸿儒,往来有白丁。闲暇时刻,有三五知己在书屋闲聊,情趣横生,不亦乐乎!

读书益处多。连皇帝宋真宗赵恒也在《劝学篇》中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粱,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愁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瞧一瞧,连皇帝都在宣传读书的好处。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读书的目的,绝不是,单纯地为了光宗耀祖,出人头地,而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邃。

我这一生似乎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到大,以书为友、以书为师。

记不清,到底去了多少次书店、书市、地摊,更记不清,买了多少书,读了多少书。读书的生涯,仔细算来,至少有四十余年。四十余年,可谓是酸甜苦辣,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在书房,一支香烟,一杯云雾茶,纵横诗书,古往今来,上下五千年,诗意人生,优雅行走,怡然自得,心情愉悦,与世无争,清白无尘。

读累了,塞上耳塞,扭开录音机,听听音乐。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听刘德华的《忘情水》,或姜育恒的《再回首》······每当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时,内心深处,常常被一种柔软的东西所触动,眼眶里,仍然忍不住,会有泪水滑落。

灵感来了,文思如泉涌,打开电脑,文章一气呵成。文稿写好,无论成败,没有功利,侥幸发表了,孤芳自赏。一个人就躲在书房,欣赏一下,看着文字傻笑。即使投稿失败,也无所谓,权当娱乐。

如今回头,看一看,我身边好多的朋友、同学、发小,都在市场的大潮里扑腾得有滋有味,如鱼得水,什么宝马香车、豪宅、美女······应有尽有。而我却独坐书房,孤灯一盏,多少年如一日,重复读书、爬格子。我想,纵使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无怨无悔。

在书房,从来不羡慕,不攀龙附凤,不仰望,不寻找靠山,不出卖朋友,不做势利小人,做人有底线,坚守节操。养天地正气,写平凡人生。

在书房读书,我心亦安、灵魂亦静。

我喜爱在“秋雨梧桐叶落时”的雨夜,静静地在书屋听雨读书;我喜爱在落雪夜晚,手持诗书,高声吟咏: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书房就是世外桃源。

在书房里咀嚼人生、收获人生、书写人生,真是人生一件雅事、快事。

作者简介:潘友国,土生土长江苏省连云港海州区板浦人。喜欢写作、看书。偶尔获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