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1974年的8月13日

 昵称39731460 2019-08-26

     本文在2017年的“杞都事儿”发表,随后多家官方媒体转发,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时过两年,仍有大量读者在文章内留言,一起追忆那可怕的一天。今又8.13,杞都事儿将此文重发,并将读者提供记忆一起编发,作为1974年8.13的纪念,并感谢当年无私参与救灾重建的人们。
     是为记。


往事如风  慎终追远


      1974年8月,安丘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县委全力组织救灾
      1974年8月10日至13日,全县普降特大暴雨,25处公社平均日降雨量300毫米以上,暴雨中心在雹泉、岐山、官庄、夏坡、石埠子、凌河等公社,雨量都在450毫米至500毫米以上,最大的513毫米。暴雨来势凶猛,造成山洪暴发,水库水位剧增,有的库坝冲塌,洪水漫溢,给国家、集体和社员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全县共冲垮水库24座,塘坝140座,有463个村庄进水,其中93个村庄被洪水围困三、四天。全县共倒塌房屋145100多间,棚圈55000间,烤烟房2400处,35个村庄房子基本倒光。全县有37000户、17万人转移居住。受伤群众850多人,死亡24人。冲走集体粮1700多万斤,国库粮1640万斤。全县内涝积水面积达30多万亩,冲毁耕地21000亩。全县25处公社,受灾比较严重的有景芝、孙孟、岐山、夏坡、凌河、官庄、宋官疃、石埠子等9处公社。
       灾情发生后,中共安丘县委、安丘县革命委员会组织全力自救;地委魏坚毅等领导和昌潍驻军首长亲临灾区,指挥抗灾工作;上级派军队和飞机、船只营救灾民,拨款赈济;国务院派慰问组视察灾情。全县无灾社队全力支援灾区盖房、种麦,帮助灾区及时恢复生产。到11月底,全县帮助灾区建房14700间,发放统销粮305万斤,发放布票100万市尺(主要是实物),棉花15万斤,单衣、棉衣50850件,棉毯7350条,贷款116万元,发放救济款41.4万元,煤1500多吨,原油5000多吨。
       9月,国务院慰问组到安丘慰问受灾群众
      9月2日,国务院慰问组一行5人到安丘县视察灾情,并慰问受灾群众。慰问组由潍河治理规划办公室姜主任和水电部基建处赵处长带领,昌潍地委副书记孙志瑗等陪同。 



刘永森忆七四年发大水

        1974年8月13日晚上来水灾,我正在牟山水库。第二天地委魏坚毅书记来了,我也从水库坐车往县城走。到了城西,树被刮倒横在路上,汽车好不容易才过来。魏坚毅问:“你上水库来没?”我说:“我在那里待了一夜,什么事也没有,也不接待你了,我现在要上景芝,那里淹了,现在从大桥到公路上全是人。
       我就去了景芝,但是过不去,大水漫过桥面很深。我们去的时候,有一辆马车,两个牲口被水打倒,连车一块掉下去了。等了一会水稍小了,两个人架着我才过了桥。过去一看,情况确实不行,公路上(灾民)满满的,一直到渠河桥那里。呆了大半个钟头,魏坚毅也去了。一看那个场面,说:“不行,你在这里,不能离开,我马上回去上部队要车拉。”他回去后,我在那里指挥着,十几部车拉人拉了满满一个上午,全部拉到安丘城。县城的大礼堂、所有的会议室、闲地方都住满了人。好处是5000户没有一人伤亡。最后还有一个小村,在最东边,有一部分人出不来了,最后调了舟桥连,才拖了出来。从早上开始抢救灾民,抢救了一天才抢出来。县城不管食堂也好,饭店也好,家家户户为灾民做干粮。灾民在县城待了一个多星期才逐步撤走。那个时候诸城水还不大,有一个支部书记领着人往东南角跑,本来是水往低处流,人应往高处走,结果在家里的什么事也没有,他领着去的淹死了七八个。这样,淹死人的地方,上级认为灾情严重,安丘没淹死人,觉得情况稍轻些。灾民是好不容易安顿下了,但房子大部分都冲光了,因为那些房子底下就是垒上几层砖,没有石头,水又来得太猛,全塌了,梁檩木料冲走了一大半,铁头子家什冲不了去,柜子、箱子全冲走了。还有两个养鸡场的鸡被冲到玉米地里都臭了,猪也随着水冲走了。到了9月份,我们下决心还得给灾民垒窝,要不这么些人怎么办,一共5000户。咱县里是5000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包一户。户里有梁檩木料的,去救灾的不用带,没有的带着檩、麦秸和箔障子,用麦秸泥打墙。这样,8月里水灾,9月里把房子全都建起来了。
        魏坚毅同志来一看,觉得很满意,因为不管孬好是把房撑起来了。魏坚毅说:“这个公社(景芝)再给他200吨化肥,保证明年一年拿1000万斤麦子。”我们当时就下定决心超额完成任务。景芝从1975年开始一直到1984年,一季完成全年任务,一季完成1000万。别看昌潍这么大,有地好的也有地差的,还没有拿1000万斤麦子的。
       刘永森时任安丘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


记忆1

 1974年8月13日,当地暴发了一场罕见的洪水。
      前几天,连续降雨,土地已经饱和了。8月13日又降雨270多毫米。有的人见机井成了咕嘟咕嘟冒水的大泉眼。河流都“出了槽”,大型水库也差点保不住。潍徐公路(现206国道)安丘段共3座大型桥梁。除汶河桥上游几公里就是牟山水库没被冲垮外,渠河桥的砼桥面被水冲了个底朝天,浯河桥的老桥被水冲了个底朝天不算,还被冲出了数十米。
    那时,从县城到公社、到各个大队都有高音喇叭,能听到县广播站的有线广播。8月13日晚上,雨在哗哗地下,高音喇叭里传来县革委生产指挥部主任的紧急动员,电话里不时传来牟山水库水位情况通报,还要汇报汶河公路桥的情况。夜里,电话称,牟山水库已做好破坝准备,要求做好工作到城南埠躲洪水,我按要求作了转达。我们冒雨一次次地察看洪水通过汶河大桥的情况并将情况报告县革委生产指挥部,将从物资局批来的木头用钢筋和铁丝连起来以防不测。县里还连夜召开了防汛紧急会议,部署抢险救灾。就这样折腾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局长约我们察看公路情况,以抗灾救灾。情况令我们大吃一惊,尤其是渠河附近几公里路桥全部冲毁。渠河、浯河岸边的村庄房屋被冲垮,人们无家可归。县里成立了抗灾领导小组,全县总动员。交通局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处在生死关头,连如火如荼的的“批林批孔”运动也一时熄了火。交通是先行官,我们指挥车辆,接运灾民,接连两天没合眼。
       王振山  时在安丘县革委交通局工作


记忆2

 

记得那年发大水

      “这雨再下下去,怕是要成灾的呀。
      婆婆慢慢地说。我和老黄猫一边一个偎依在她身旁,干燥温暖的炕头上,几乎要昏昏欲睡了。
      公公放下手里的报纸,从老花眼镜的上方看了看屋檐上的雨瀑,叹了口气。“姜地今年涝了。待会雨稍小一点的时候我去扒开堵头,把水放出来吧。
     婆婆一手抚摸着老黄猫,一手推了推我。“别睡着了,今天你睡了有四五个钟头了,小心睡反了怪难受。”我哼了一声,说娘,没睡着,我就是闭闭眼。你给我讲讲过去的故事吧。婆婆换了个姿势,看了看外面暗沉的天色和铺天盖地的雨,想了想,说好吧。你起来坐着,我给你讲。
     我腾地一声坐了起来。公公好笑地看着我们娘俩,摘下眼镜,准备随时补充。
     记得那年发大水……
     那一年小雨她爸才几个月大,还不会爬。也是这么个时候,晚上吃过晚饭开始下雨——那雨下得又大又急,比这两天这雨量可能还小一点,但是下得急促,整晚上就听见屋檐滴水跟河水似的,不断溜儿,哗哗的。第二天早上起来打开屋门往外一看,天井里面水桶都漂起来了。我正要出去看看是不是堵了阳沟,还没开大门呢,就听见你爷爷变了声地喊开门,快跑,上游水库鼓了,决堤了。你爹那会子还是支部书记,那晚上在大队开会值班没回来。(公公插了一句——我们几个人分头拿着脸盆当锣敲,到处喊人快跑,谁知道你睡得那么死没听见!我笑,爹要搁现在就是舍己为人的模范。公公疑惑地瞅我一眼,猜度我说的这是正话还是反话。我赶紧又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笑,我说的是真的,真的。
     我一听腿都软了,哆哆嗦嗦打开门闩,你爷爷进来就吼了一嗓子,抱孩子快跑!我去叫老二家!就是你叔家。说完从炕上把你哥抄起来扛着就出去了。那时候孩子密,你姐姐还不到两岁,还不大会走。我先一把抱起她,看了看小雨她爸还在睡,又放下你姐,把他放在炕头那个大木箱上面,拿个枕头挤住,抱着你姐就往东山上跑。一路上就听见那水声,轰轰的,跟过飞机一样……(公公看了看我大张的嘴巴,说没事,要是那会儿把小雨她爸冲走了,你也来不了咱们家。婆婆瞅了他一眼,公公嘿嘿了两声不说话了。
     我抱着你姐姐跑到高处,随手把你姐递给了一个人,也没看清是谁,扭头就往家里跑。这时候路上的水就到我腰这儿了。我就扑腾着往回跑,你看——婆婆指了指腿上三寸多长的一道疤——这就是不知道叫什么划的,血哗哗的我都没觉得疼,在水里泡感染了就留下这么道疤。抬头往北庄一看,两个村子之间啥都没了,就是一片汪洋,连树梢都看不见了(那是大水把树冲倒了,不是说水有大树那么高,公公说。)我心想完了,家里这会肯定是进不去了,小雨她爸肯定是叫水冲走了……
      说起来,得亏咱们那老屋盖的地方好,地势高一些。我连滚带爬回到家里一看,水正好齐炕沿,小雨她爸还没醒呢,还在睡。我啥也顾不上了,哇地一声就放声哭了。边哭边抱着孩子往外走,……你看你这孩子你哭啥?刚走到门口你爹回来了,拖着我们娘俩就跑。也不知道哪儿是路了,深一脚浅一脚,等到了东山上我就瘫了,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你爹找来你姐你哥和你爷爷,连句话都没说,就又不见人了……
     我们在山上待了整一天,雨停了,水也退了。各人回家,有的家里被水冲得光剩下个屋框子,有的房子被水泡灢了,不敢住了。咱们家炕泡塌了,还有点面粉也泡了,家里什么都糊着一层泥巴。我寻思先熬点粥喝吧,连把柴禾都找不着。想掏掏锅底下的柴灰,俺那娘来,掏出来俩大癞蛤蟆!(婆婆笑了笑,想到了什么,嘴角又慢慢垂下来。
      村里死了好几个人。后洼里有一家人家,你得叫五叔的。睡着了,等醒了的时候水都到锅台了。领着孩子往外跑,碰上一个大浪,把孩子卷走了。你五婶大叫一声想去捞孩子,一眨眼就没了人影。你五叔要跑的话肯定能跑出来,可是他一跺脚,跟着老婆孩子就去了……后来在二十多里外的一个地方漂出来的,一家三口还在一块儿……
     公公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我早已泪流满面。婆婆用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摸着老黄猫,黄猫睡了,发出惬意的呼噜声。窗外,一阵急雨,如倾,如瀑……
(美石如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