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家文化竟然出土了“和田玉和绿松石”,莫非古羌国真的存在过?

 飞虎catzbc 2019-08-26
趣说人文-头条号 2019/7/1410:31

齐家文化竟然出土了“和田玉和绿松石”,莫非古羌国真的存在过?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上篇文章,我跟大家聊了有关齐家文化的一些事儿,叙述了它的发现过程以及齐家文化的显著特点,参和史料以及出土文物的鉴定,推测齐家文化和神秘的夏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次我们要说说齐家文化的另一个灿烂表现形式:玉器。

《说文解字》称:“石之美者谓之玉。”玉器的出现历史悠久,中国早在8000年前就已经有了,在新石器晚期,勤劳的古人就已经创造出了使用解玉砂琢碾加工玉石的方法。君子不器,周而不比。直白的说,古玉器是古代文明里独属于中华文明特有的珍贵器物。

谈到玉器,中国的玉器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了许多华夏文化的抽象内涵。早在铜器出现之前,华夏先民就已经开始雕琢各种玉器,有的悬挂,有的直接佩戴,凡美石制品俱在玉器的范畴之类,古人更是将材质上好的玉石视为财富的象征,在他们心里,玉器简直是一种神圣的器物。

齐家文化竟然出土了“和田玉和绿松石”,莫非古羌国真的存在过?

谈及玉器的发展过程,新石器时代是第一个属于玉器的高峰期。其影响主要以辽西、内蒙古一带的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夷玉系;且以甘肃、宁夏、青海等地齐家文化为代表的羌玉系;还有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为代表的越玉系,这都是大家非常熟知的几大有名玉系。

齐家文化的遗址,不但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更是出土了大量的玉器。据统计,武威市海藏寺、皇娘娘台、天水市师赵村等齐家文化遗址中,累计出土玉器多达2900多件,数目惊人,而且最主要的是还品类繁多,样式包含了:工具、武器、仪卫器、祭器和佩饰器灯多个目类的,斧、锛、凿、鉞、刀、环、佩、镯、璧、琮、璜、联璧璜等玉器,当时这类玉器的大量出土,直接震惊了考古学者,一时间,齐家文化的出现,让人瞬间想起了东边的二里头文明。

齐家文化竟然出土了“和田玉和绿松石”,莫非古羌国真的存在过?

齐家文化的玉器中有数目众多的玉璧、玉璋、玉琮等,要知道这些可不是日常的实用器,这类东西都是古代的祭祀用器,说明在齐家文化时期,社会已经产生了分层和垂直等级,贵族阶级使用这些玉器祭祀拜神,是社会分层的一种充分体现形式。而且这类玉器的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等级制度业已开始逐步建立,这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出土的器物来看,齐家文化的玉器又是极端化的。其中精美的玉器中有玉刀这样高等级的玉器,想来也是为贵族阶级所使用。除此之外,齐家文化出土的大部分玉器都是一些生活用器,他们形式简单,做工也比较粗略,不难猜测,这些玉器应该是平民阶级或者奴隶阶级的使用工具。

齐家文化竟然出土了“和田玉和绿松石”,莫非古羌国真的存在过?

谈到材质,在玉质方面,红山文化玉器以产于辽宁岫岩玉为主要材质;良渚文化玉器以浅绿色、带有云母状闪亮斑点的透闪石为主要原料,而齐家文化的玉器中不仅发现了黄河玉,还有青海玉,而且还发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和田玉,更令人震惊的是,齐家文化竟然出土了许多产于伊朗地区的绿松石,这简直太令人振奋,同时又令人大为惊讶了。

齐家文化竟然出土了“和田玉和绿松石”,莫非古羌国真的存在过?

试想:远在新疆地区、甚至是远在中东地区的玉材竟然出现在齐家文化的遗址中,这说明了什么?这揭示了什么?我们不妨猜想一下:

首先,早在夏商时期的齐家文化,就开始从新疆和田地区采集玉材,说明齐家文化的范围之大,可能远远超过了目前的发现范围,甚至乎它还包含了新疆地区。

其次,是否在此时期有一些城邦制的联合体国家,由西羌人组成,暂且称之为“古羌国”,城邦之间互为依存,贸易往来繁盛?我们不妨发散思维遐想猜测?!

第三,城邦之间的战争。玉器非常珍贵,玉器同时又是他们的高级战利品。也有可能的是“古羌国”无比强大,兵锋可能直指西亚地区,新疆地区已经被他们所征服,并且与此同时他们还掠夺了大量的玉石资源。

齐家文化竟然出土了“和田玉和绿松石”,莫非古羌国真的存在过?

第四,华夏文明在夏商时期就和西亚北非的古文明有着无比紧密的贸易往来。也就是早在“丝绸之路”之前的数千年,我国西北就存在一条“玉石之路”,

不管怎么样的去猜测,这些猜测都需要大量的事实去验证,依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出土文物向我们不断显示:黄河上游的中国西北地区极有可能才是中华文明真正的发源地。

齐家文化竟然出土了“和田玉和绿松石”,莫非古羌国真的存在过?

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以及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或许“古羌国”真的会被证明确确实实存在过,伴随着这些谜题的揭开,齐家文化将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其时间、其广度、其影响力将会一一陈列在大家面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考古学家会有更新更震撼人心的发现。

乘风每驾一苇渡,涛声彻耳逾激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