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句: 出句:南北雪纷飞,共庆中华新盛世;【秋风听雨】 第一名: 对句: 地天花怒放,同勾好梦大蓝图。【白发农夫】 第二名: 对句:东西风合唱,同歌国际大宏图【一心堂孙】 第三名: 对句: 家国情相系,同歌绮梦好蓝图。【渭水龙腾】 优秀对句: 对句:东西花怒放,欣迎大地好春光。【玉树琼花】 对句: 东西风漫舞,同迎四海小康年。【刘成卓】 对句: 东西梅绽放,同奔梦里小康家【昕月】 国粹诗词群对句 出句:南北雪纷飞,共庆中华新盛世;【秋风听雨】 1、 对句:风云诗漫卷,高歌惠政锦尧天。【邢伟川】 点评:整体上,对句实现了对仗,联意也相称,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句之“诗”整体语境不够融洽,“惠政”从对仗上和“中华”匹配还不够理想,“尧天”是盛世之象征,用“锦”来修饰虽然也行的通,但觉显得“锦”配不上“尧”。 2、 对句: 晨昏诗雅颂,同歌时代好生活。【紫色菩提】 点评:基本实现对仗,“诗雅颂”容易产生结构歧义,也就是和诗经之“风雅颂”产生结构上歧义判断。 3、 对句:东西花怒放,欣迎大地好春光。【玉树琼花】 点评:对仗在形式上实现了,就是东西来修饰花不够理想,感觉就是生凑在一起。 4、 对句:红黄灯急闪,驰援车祸重伤员【胡言乱语】 点评:感觉仅仅是为了对仗而对句,词性结构都行,就是语义不相称,同时对句自身前后分句之间也存在和现实不相称,这红黄灯是指交通指示灯还是救护车的等,交通指示灯通常不会因为你来了救护车而红黄灯瞎变换,而救护车自身的指示灯也不是红黄闪烁,救护车是蓝色,警车是红蓝,这都是一些常识。 5、 对句:东西诗劲咏,同歌祖国大丰年【尚桂凤】 点评:别的不说,就说问题了,这“诗”还有东西之分?这就是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和前面的“东西花”都是一个道理。 6、 对句:海河波浪涌,高歌大地尽朝晖。【边缘地带】 点评:对仗没有完全实现,“海河”是专有名词,也就是天津的母亲河,不能算“海”和“河”两个概念。“波浪/涌”和“雪/纷飞”结构不同,“纷飞”众之“纷”是修饰“飞”的,是表示“飞”的状态。“尽朝晖”和“新盛世”在词性上不对,“新”是修饰“盛世”的,形成偏正结构,而“尽朝晖”之“尽”是副词做动词用,做“朝晖”的谓词,也就是动宾结构,两者是有区别的。 7、 对句:春秋序更迭,再书百姓好华年。【醉忘尘】 点评:整体对仗尚可,也谈谈问题,“更-迭”是并列结构,而“纷飞”是偏正结构,两者结构不同,应对欠佳。另外觉前后分句之间语意相承方面欠好,“书百姓好华年”和岁序更迭之间语意衔接不够流畅。同时这儿的时序更迭将“春秋”改为“冬春”就好了,这样也能有辞旧迎新的意境,也能和出句的“雪”有所呼应。 8、 对句:东西人同贺,齐歌大业好丰年。【长林啸客】 点评:“同贺”和“共庆”一个意思,对句相对扩展不够,然后“同”平声,在没有好选择的时候可以用,但对句要尽量保持平仄对应。 9、 对句:清廉风涌起,同享世代好时光【三派】 点评:第一分句立意较好,对仗也工稳,第二分句“享”仄声出律,然后“时光”是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的“盛世”应对也不够理想,也就是第二分句没有认真去对好。 10、 对句:万千梦蕴藉,同迎戊戌大丰年【诚爱】 点评:“蕴藉”是并列结构,“纷飞”是偏正结构,应对欠佳。然后“万千”以自对形式来应对“南北”不是理想的选择,不过这种选择在立意上比较好,后分句应对尚好。 11、 对句: 古今人坦荡,同修大爱乐华年。【随心】 点评:“坦荡”是并列结构,也是在结构上有些差异。然后就是前后语意相关的问题,前面说的“古今人坦荡”和后分句貌似有关联,实际上没有关联,尤其是和出句之间更无关联。还有细节的处理问题,我们说“大爱”是可以播扬传颂的,用“修大爱”就显得搭配不合理,“爱”是一种行为,不能用“修”来表达其播扬传颂。 12、 对句:地天春步入,同歌祖国更繁荣。【远风】 点评:第一分句对仗上宽对还基本可以,后分句“更繁荣”和“新盛世”在词性上不对应,“繁荣”是并列结构的形容词,此处做谓词用,“更”修饰“繁荣”,整体做“祖国”的谓词使用,“同歌-祖国-更繁荣”整体上是兼语结构,其中“祖国”是兼语,既是前面“歌”的宾语又是后面“繁荣”的主语,当然你要改变句子的结构,只要将“更”字改为“大”字就行了,这样“祖国-大繁荣”可以理解为“祖国的大繁荣”。而“盛世”是偏正结构,“新”是修饰“盛世”的,整体上是做句子的宾语,“共庆-中华新盛世”整体可以当做动宾结构对待,“中华-新盛世”可以理解为“中华的新盛世”。看是不是形成偏正结构就看能不能加上“地、的”,能加“地”就可以偏正结构动词用,能加“的”就可以当偏正结构名词用。 13、 对句: 东西挂彩灯,喜迎大地好春秋。【郎玛雪豹】 点评:“南北雪-纷飞”整体是主谓结构,主语是“雪”,谓词是“飞”,“南北”是“雪”的定语,“纷”是“飞”的状语。而对句“东西-挂-彩灯”是动宾结构,和“雪”对应字位的“挂”是谓词,明显的此行不对称,“东西”此处做状语了,也就是“在东西方向”的意思,虽然我们在语法方面存在广泛的争议,但一般性结构和词性对称还是要遵循的。后分句的“春秋”是明显的并列结构,而“盛世”也是明显的偏正结构,这样明显额结构不对称在对句中是绝对要规避或是说不被认可。我们在结构上的宽对主要还是要遵循一般规则,像“中华”这个词,本身是固定词组,按通常理解要以固定词组应对,但实际操作中很多都是以偏正结构来应对,这就是假想“中”是修饰“华”的,实际上这个词的来源也是偏正式,“华”也就是古代的“华族”,“中”也就是中原地区,后来联合在一起就借指中华民族或是中国而成为固定词组,是有历史成因的,很多固定词组我们在实际应对的时候都是当做偏正结构来应对的,如“黄河、长城、海县”等等,有些固定词组在实际应对的时候有按并列式应对,有按偏正式应对,整体要看所使用词组是不是有一定的适配性。如前面邢伟川老师以“惠政”来对“中华”我就认为适配欠好,而以“大地”来对“中华”我就认为很好,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讲这么多,不是说大家还要回去学学语法,语法知识是死的,而人的应用是活的。 14、 对句: 地天花怒放,同勾好梦大蓝图。【白发农夫】 点评:本对句很好,“地天”来修饰“花”能使人看到抽象的“花”,前面对“东西花”的我不认可,而此处用“地天花”我却认可,因为这儿的“花”可以想象地上的春花烂漫和天上的彩云飘荡,同时烘托中国梦的大蓝图如花似锦。 15、 对句: 城乡情热烈,齐歌大地美华章【霜晨月】 点评:整体对仗实现不错,不过要注意“热烈”是并列结构,和“纷飞”还是有区别。另外对句的时候没有注意不规则重字“华”,这就是平时不严格要求的结构,将“华章”改为“诗章”就解决问题了,只好面壁思过去了。 16、 对句: 家国情相系,同歌绮梦好蓝图。【渭水龙腾】 点评:“家国情”对“南北雪”立意很好,“相系”和“纷飞”应对也可以,平仄方面当做非律句联来考虑也行,不过要是“相”字位以仄声字应对更佳。“蓝图”已经是抽象概念的,可以理解为格局,通常以“大”来修饰为佳。 17、 对句: 山河春沐染,同歌大地好时光。【渭水龙腾】 点评:“山河春”对“南北雪”可行,“沐染”通常理解还是并列结构,和“纷飞”偏正结构匹对还不够理想,“时光”是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的“盛世”匹对也不够好,然后我们通常会说“大地好风光”而不是说“好时光”,这就是词语搭配问题,本句整体上还是一些细节处理不够理想。 18、 对句:乾坤花散落,同迎四海吉祥年。【为情】 点评:前面有老师对“地天花”我给予肯定,但“乾坤花”我就不太肯定,有时候意思相同,但语境的适配也要兼顾,前面的“花”抽象语意能很快让人产生共鸣,而这儿的就不够明显。还有最后三字的结构问题,“吉祥-年”对“新-盛世”是有区别的,而且是明显的差异,“吉祥”是并列结构,作为整体来修饰“年”,而“盛”是修饰“世”,“新”是修饰“盛世”这个整体。 19、 对句:天涯花怒放,同观海角好风光。【羊宏】 点评:“天涯”也就是“天之涯”,是明显的偏正结构,而“南北”是明显的并列结构,这样从结构上说这个地方对仗不够成功,但从前后综合分析看也尚可理解,因为后面选择了“海角”和“天涯”形成句中前后语意对称,这样把出句的“中华”和“南北”也当做语意对称来匹对,在句式理解上相对复杂一点,在实际运用中尽可能避免。然后“风光”是并列结构,“盛世”是偏正结构,两者是单一匹对,这样结构不相称,如果在长联中偶尔一个字词不对可以放宽,整体上说宽对的运用在一副联中尽可能压缩比例,因为对仗是楹联的最基本要求! 20、 对句:城乡人步入,齐奔时代美蓝图。【碧水长流】 点评:前面也有对“步入”的,我没有评好坏,其实还是不够理想的,就要看整体在对句语意上能否更加地流畅,更加的匹配顺承出句。“蓝图”和“奔”属于词语搭配不当,“图”可以绘描构思,不可以“奔”,奔可以说洪流、道途等。 21、 对句: 东西风漫舞,同迎四海小康年。【刘成卓】 点评:我们讲“东西风”的时候一定要将这个“风”抽象化,不能是气象上的东风和西风,只能是文化上的东风和西风,气象上的东风和西风一起来了还不乱套!然后“小康-年”和“新-盛世”结构上也是有细微区别,不过因为“小-康年”这样也是成立的,所以可以使用,这和前面别人对的“吉祥-年”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词话群对句 出句:南北雪纷飞,共庆中华新盛世;【秋风听雨】 22、 对句:白红梅竞放,同歌玉宇又和春。【至简创意】 点评:虽然梅花有白色、红色,但觉这样来表达各色梅花竞放的盛景不是很理想,显得有些揉作。主要问题还在于后三字,“又和春”和“新盛世”结构不相称,当然如果放在长联中,这一处以副词“又”来匹对形容词“新”来实现宽对也是可以一用,前提是语意很好但遣词不可调和的时候使用。 23、 对句:古今诗谐诵,同祈古国大同天。【扁老夫子】 点评:前后语意顺承欠佳,以古今诗的谐诵方式来祈愿祖国不是不可以,而是要有相应的铺垫,我们不能说任何古今诗词都能用于祈愿祖国的。然后“大同-天”和“新-盛世”的结构不完全一致,“大同天”和“小康年”还是有差异的,毕竟“小-康年”这样读解也是可行的,而“大-同天”这样读解就不行。还有一个重要为题,就是不规则重字“古、同”,这是绝对要规避的! 24、 对句:古今词竞献,同吟祖国又繁荣。【凌雪丫头】 点评:“竞献”见前面的“谐诵”点评,相对来说较之要好一些,同时“竞”字仄声合乎一般平仄要求,而“谐”平声只能做非律句平仄对待。“又-繁荣”和前面人家对的“更-繁荣”差不多,都是结构上的问题,请回头查一下前面的点评,同时关注一下上面“又-和春”的点评。 25、 对句:山河花怒放,更荣九域吉祥天【冷风寒鹰】 点评:第一分句应对尚可,“吉祥-天”和“新-盛世”结构不同,具体点评见前面的“吉祥-年”点评。 26、 对句: 东西梅绽放,同奔梦里小康家【昕月】 点评:“东西梅”来应对“南北雪”虽然可以,但就是对句眼界没有放开,我们为什么讲“南北雪”可以,而“东西梅”就不够好呢?!因为南北是气象上形成差别,南北方有着气候的典型区别,而“雪”是受南北气候变化影响的,反过来,梅花会不会因为“东西”的地域差异而有本质上的差异呢?大家把这个疑问不妨带到各自的对句中去思考。另外要注意“绽放”这个词是并列结构,“纷飞”是偏正结构,两者是有差别的。“梦里”对“中华”利用“中、里”的方位特性并利用交股对的方式实现对仗,是一种突破,大家可以学习借鉴,加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虽然这个应对不是很好,但方法我们要知道,学会读解和运用。“小康家”的点评和前面的“小康年”一样,虽然结构和“新盛世”不完全一样,但可以变通读解而加以认可。 27、 对句:东西梅傲立,同添祖国大宏图。【草野】 点评:关于“东西梅”的点评见上一对句,“傲立”应对“纷飞”很好,整体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语意顺承欠好,“宏图”中的“图”不是“图画”这层意思,而是“谋略”这一层,汉字很多字词是多义的,要注意不同的语境,这就是我说的前后顺承欠佳的原因,“花”可以“添”进“图画”,而不可以添进谋略,也就是后面的“添”字在后分句中前后衔接或是说词语搭配不合理。整体上从字面对仗上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成联运用就差强人意。 28、 对句:东西文互补,同福天下普苍黄。【顺其自然】 点评:“东西文”是不是能理解为东西方文化个人还是觉得不是很很好,不过还可以读懂,没好的替代也凑合着用。“普-苍黄”这三字读解有些困难,“苍黄”此处应是表示大地苍茫,前后合并起来读解不是很疼通顺。同时“苍黄”是并列结构,和“盛世”还是不一样的。 29、 对句:青春正芳华,同圆华夏复兴梦【李守元】 点评:这个对句涉及一些基本楹联知识问题,一是平仄问题,关键字位上下联要平仄相反,也就是第一分句落尾对句要用仄声字,第二分句最后一字要用平声字;而是不规则重字问题,出句没有重字,而对句用了两个“华”字,而且这个“华”字出句中已经有了;三是字词的词性问题和词句的结构问题,对句和出句要保持基本一致或相称。说来话长,建议进行一定的基本知识学习。 30、 对句:东西霜满地,梅芳吐艳闹春风。【蜗牛居士】 点评:南雪和北雪是因为气候是受南北差异而变化的,但“东西”方位对于“霜”来说就没有这种特异性。然后要注意词句的结构等问题,出句“共-庆/中华-新-盛世”是动宾结构,也就是共庆盛世,哪个盛世呢?此处可以把“中华”当做定语来对待,即中华的新盛世,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共庆中华(走进)新盛世”这样的省略句,而对句“梅芳/吐/艳/闹/春风”是连动结构,也就是梅芳吐艳和梅芳闹春风两部分合成,总之对句和出句结构不相称,对句在基本问题上犯错了。由于结构不相称,很多词性也不相称了,如“共庆”意为共同庆祝,副词+动词,而对句的“梅芳”意为梅花的芳香,名词+名词。另外还要注意“梅芳吐艳”疑似语病,“芳”如何“吐艳”?这是从无形之味觉到有形之视觉的变化,虽然语法中有“通感”之说,但不是啥事情都以通感来搪塞。 31、 对句:东西文竞合,齐泓上善大鸿图【长湖居士】 点评:关于“东西文”的问题前面已经说了,参考阅读。“泓”是“弘”字吧?这可不能通用的,两个字词性不同含义不同。一般我们不说上善大鸿图,因为上善是道德层面的,而大鸿图是谋略规划,是政治层面的,这样直接连接起来显得有些拉郎配的感觉。 32、 对句:帛缣梅点染,齐描冻萼好清香。【一槑】 点评:“齐描”过于写实,可以加以虚化或是抽象化处理,因为“冻萼”本就是梅花之萼,前一分句已经有了梅花点染之意,后面不妨突出“清香”的漫出,可以将“齐描”改作“更添”。 33、 对句:冬春心荡漾,齐歌大地小康村【郁犁】 点评:“荡漾”是并列结构,和“纷飞”有差异,不是很好。后分句对仗可,关于“小康村”和“小康年、小康家”类似,点评就不再赘述,参与前面有关结构分析。本对句主要问题还是前后分句的顺承问题,觉前后衔接不够流畅,还有就是小康村是一个小概念,而大地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大地小康村”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34、 对句:东西风猛刮,重掀世界旧高潮【鄱滨歌者】 点评:个人觉以“东西风”应对的时候应该立意于东西方文化,这样才能让对句有高度,你的对句有这个取向,但觉得不够明显,另外“旧高潮”这个词组算是生凑出来的,需要再整合整合。 35、 对句:东西蕾始发,同迎祖国小阳春【梦】 点评:“东西蕾”属于生造出来专门用来对句的,这样不行,不能为了对句而对句,后分句应对可以。“始发”不如用“正发”,突出状态。注意应对“南北”的时候不一定就要死掐着“东西”不放,可以以自对形式来完成。 36、 对句: 春风花竞放,繁荣祖国大公园。【林间有道】 点评:“春风”是个偏正词组,和并列词组“南北”对仗不工。“繁荣”是并列词组,“共庆”是偏正词组,两者对仗也不工。“祖国大公园”这一说法也不够好,我们说祖国大花园可以,说祖国大公园就不是很好,当然如果有特定的语境适配也不一定就不行,此处觉还是有生涩之感。 37、 对句:神州龙破壁,敢摇羽翼驾长风【田园居士】 点评:“神州”虽然借指中国,通常应对的时候还是作为偏正词组对待。“羽翼”对“中华”不够理想,“驾-长风”是动宾结构,而“新-盛世”是偏正结构,虽然节奏点是一样的,但结构明显不相称。 38、 对句:东西风合唱,同歌国际大宏图【一心堂孙】 点评:此处“东西风”能读解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较之前的一些对法有所提升,然后从国际层面展开,能体现东西交汇,能看到一带一路的宏图伟略。 点评老师简介 Love you every day 汪星群,网名秋风听雨,潜山县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国粹网副站长及校长,知名网络诗词楹联教育学者、作家,长期义务从事网络古典诗词楹联教学和知识普及,培养学员数千人次,学员遍及大江南北,很多学员已经成为地方学会的中坚力量。个人在作品创作中以严格律著称,对声韵有研究,其作品在各类社会赛事中数十次获取一等奖。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