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两天 广电又出新规了 “第二季度,全面限古” 就是这么一张没头没尾的截图,在影视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看到这里小h猜想肯定有人忍不住要吐槽:广电你也管的太宽了吧,观众想看古装剧还是现实题材剧关你广电什么事? 老实说,虽然我也这么认为,但在此之前,小h还是想先和大家一起来品味一部近期正在播映古装电视剧作品——《重耳传奇》 该片大概内容讲述的是在春秋时期时局动荡的背景下,一代霸主晋文公以信治国、以礼安邦、以义待士的复国传奇,以及与骊姬、齐姜、秦怀嬴、季隗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这部古装剧可以说是众星云集,其中不乏张一山、蒲巴甲、王刚、谭凯、甘婷婷、王艳、翁虹、买红妹、龚蓓苾、金巧巧、保剑锋、沈梦辰、陈紫函、林永健、麦迪娜、张亮等一众知名演员。 这演员表连起来,简直可绕地球三圈啊! 女主齐姜(张含韵 饰),是2004年选秀娱乐节目《超级女声》全国季军,那个唱着“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女孩,张含韵也曾出演过一些电视剧,虽然演技不是非常好,但好歹也有些名气。至于男主重耳(王龙华 饰演),不看名字的话,不少观众都认成了刘梓晨...... 不过,男主虽然名气不怎么样,却相当有家世背景 。他爷爷王子仪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军官,而且声望很高,省长王克文都曾是王子仪的学生,伯伯据传是一位现任高官,母亲是中国的王府私家菜集团的创始人,市值也在数十亿。这样一个集富二代、官二代、权二代的演员做主演,难怪有那么多老戏骨来给他当配角了。 表面看上去,这部剧的演员阵容庞大,演技也有一定的保障,口碑应该不会太差。但事实上评论几乎是一边倒,收视率也是岌岌可危! 根据小h的观察,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服装造型鲜艳低俗 《重耳传奇》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代,画风不说有多古老陈旧,但至少不会像七仙女一样五彩斑斓吧。这些花花绿绿的彩带当观众是眼瞎吗? 2、尴尬的插曲成为男主出场的BGM 一首《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插曲贯穿整部剧,男主走到哪里都自带这首BGM,尴尬癌都要犯了! 3、传统的套路,不严谨的剧情 剧中有一幕是女主女扮男装,为救男主肩部受伤,男主为其治疗,衣服都脱掉了一半,居然还认不出是个女孩,只能说这男主不是白内障就是青光眼了! 除此之外,《重耳传奇》本来应该是一部历史大剧,讲述的是一代霸主晋文公传奇的一生。结果剧情却发展成了宫斗戏码,真是白白浪费了这么一个好的题材。这种电视剧,别说广电要禁,观众都恨不得联名上书要求下架! 既然古装剧烂片频出,那又为什么总有人前赴后继去制作古装作品呢? 小h认为,或许是因为古装剧脱离现代但又基于历史现实的特性,使得编剧们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添加自己喜爱的虚构情节,让观众观看时既能从真实的部分获得共鸣,又能从虚构的部分满足幻想,从而造成古装剧的热度永远高居不下。 有热度就会有利益,有利益就会有滥竽充数之辈浑水摸鱼,大量劣质的古装作品混入市场,造成古装剧作鱼目混珠、龙蛇混杂的局面,其中一些三观不正、扭曲历史的作品甚至让一些少年儿童对历史形成了错误的认知,以至于连带着对祖国的历史形象都形成了扭曲的看法。 这一点是那些粗制滥造古装剧所犯下的不可原谅的错误。 2018年,广电已经提出要针对古装作品加强审核,然而还是出现了《重耳传奇》这种粗制滥造、戏说历史的作品,这怎能不让广电震怒,并要求严格执行限古令呢? 当然,从这一过程我们也能看出,广电针对的并不是古装剧本身,而是那些粗制滥造、圈钱造星、三观不正的作品,不然这一禁令又何止三个月这么简单? 无论广电还是影视公司都明白,古装作品绝不可能在市场上绝迹,因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而以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观众对古装作品的需求,一直高居不下。 爱奇艺的2018年度网大报告中显示,票房前20名的网大中,古装网大占了13部;而在近两个月的爱奇艺网大票房榜前十中,共20部影片,其中有11部均为古装,古装几乎占到了网络电影的半壁江山。 因此,古装题材作品绝不可能被一棒子打死,否则整个影视行业的发展都将因此举步维艰。恰恰相反的是,由于市场的高度需求,在这严控的三个月内缺乏古装剧观看的观众,有极大的可能会带动三个月后的古装作品市场消费热度。 那时,谁能做好准备在解禁后的第一时间推出符合要求的优质古装作品,谁就能率先分得市场回温后的第一杯热羹。 不过等待三个月而已。 |
|
来自: 恰恰365 > 《1.0娱乐 文化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