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战争 在“安史之乱”时期,诞生出许多护国忠臣,而张巡,则是其中尤为悲壮的一位。在那座孤城当中,张巡率领着数千大唐士兵,与数十万精锐叛军死战,最终歼敌十二万,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军与叛军的厮杀进入到最惨烈的阶段。张巡从雍丘撤离以后,他手中只剩下三百匹马,三千兵卒。可是当张巡听闻雎阳守军不够以后,他还是毅然决然的率众进入雎阳城。 雎阳是江淮流域的重镇,位处要冲,自然是叛军的必攻之地。安禄山死后,他的儿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同突厥等部汇合,兵力共计十几万人,进攻雎阳。这十几万人是叛军的精锐部队,而雎阳城内的守军却只有六千多人,没有人觉得雎阳城守得下来。 然而城内的唐军与百姓们却没有惧怕,他们同仇敌忾,誓死保卫雎阳城。太守许远的官职更高,但他知道张巡更懂得带兵打仗,于是他将军权交给张巡,自己则负责后勤补给。张巡在进城以后,立刻对城内进行了彻查,他将言降者全部斩杀,并整肃军纪。 在叛军攻城以后,唐军悍不畏死,竭力卫城,叛军始终无法攻进城内。张巡手下大将雷万春每战必身先士卒,有一次他脸上中箭,鲜血直流,然而他却巍然不动,敌军望之大惧。在激战十六天以后,唐军歼灭敌军两万多人,俘获敌将六十多人。 然而叛军人数太多,增援的军队源源不断,可是城内的守军却越来越少。张巡运用各种计谋,主动出击,歼敌众多,给予叛军重创。在敌军围城之下,城内粮草断绝,马匹、树皮、老鼠等全部被吃完。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城内的守军与百姓依旧没有投降。 在城内守军只剩下一千多人以后,张巡派南霁云带领三十名骑兵冲出重围,向临淮守将贺兰进明求援。贺兰进明惧怕叛军,不愿借兵,但他非常欣赏南霁云,对他盛情款待,希望能够招揽他。在宴会上,南霁云咬下自己的一个手指,以表决心,随后他四处奔走,终于借兵三千,经历一番死战以后才艰难回到雎阳。 十月以后,城内的粮食彻底断绝,疾病四处蔓延,守军只剩下一千多人,且多为伤兵,没有战斗能力。叛军攻入城内,守军们力竭,无力抵抗,雎阳城沦陷。张巡、许远等六位忠烈全部被叛军杀害,六千多大唐忠魂壮烈牺牲。 不过不久以后,唐军就反攻回来,尹子琦全军覆灭,他也被杀示众。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肃宗追封英烈,而张巡等人的画像则被移入凌烟阁。 雎阳之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极为悲壮的一战,守军与百姓们都知道雎阳是一座孤城,然而他们却无人言降,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守住了唐朝的防线,为唐军反攻争取了时间。这六千多大唐忠魂,谱写了悲壮的大唐史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