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米存放时间长了就会生出米虫来,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温度高湿度大在这种环境下存放的米更容易生虫子。我们买回来的米并没有看见虫子,为什么存放一段时间就生虫子了呢?这些虫子是哪里来的呢? 其实这些虫子的来源有2个途径,一个是在米还没有加工的时候就被虫卵感染了;另一个是在加工或者存放过程中被虫卵感染了;不同的植物会被不同的虫卵污染,所以各种不同的米生出来的虫子也不一样。 在米还没有被加工的时候,也就是说是在地里还没有收割的时候,就已经被一些昆虫把卵产在了粮食上面,在我们加工成米的时候,这些虫卵会跟随米一起被包装起来,因为虫卵特别的小,所以不容易被我们发现,在我们把米买回来后,当外界的环境适合虫卵孵化发育的时候,虫卵就会生出虫子来,特别是在春夏季节,温度湿度都很适合虫卵的发育,所以我们就会在米里面看见虫子了。 有的时候,在自家仓库里或者经销商的库房里,会有虫卵存在,虫卵发育成成虫后,也是会在加工后的米上或者米袋上产卵的,这些虫卵再周而复始的发育成虫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米面加工厂的机器会粘附米的残留物质,这同样会引来米虫和米虫的产卵,然后随加工的米进入包装袋。 米虫都是跟人一样吃大米的,所以自身没什么毒性,所以说你在清洗大米的时候不小心漏掉一两只,也不用担心,它是无毒的,但是不建议多吃。还有就是建议放置大米的位置一定要干燥通风,可以在大米里面放点大蒜或者花椒,另外就是不要放置时间过长,根据自己家的需求去加米或者买米,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减少米里面生虫。其实现在买到比较优质的新大米是不怎么用担心米虫,一般米虫多出现在2到3年的陈粮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