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 作者:张宏博 小时觉得衣衫褴褛,居无定所便是流浪,而今明白,流浪的本质是不再被需要。那个曾在鲁家酒馆的长衫读书人,去哪里了呢?那些茴香豆,能开出花吗?那个在看守莫高窟的道士,又在哪里继续他的看守?生无补于时,死无济于世。他们只是在这个世界上流浪着,苟且着,待时间的风沙划过他们的皮囊,最终没于黄沙。假使他们真知道自己的流浪是多么不齿,那也不会显得如此悲哀....... 有时,人生的旅途就像穿越密林。初入时,或许有“儿童疾走追黄蝶”般的新奇,自顾自地嬉戏,与花作伍,与蝶为伴,有着像孔乙己拿着来路不明的银两换酒时的愉悦;像王道士粉刷石壁时的自得,享受着一切所谓的快乐。后来走着走着,发现越来越开阔,自以为有了“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视野,其实是树木越来越稀少,那份被需要,也逐渐消失。就这样,不自知地流浪那所谓的远方,也许某天在睡梦中猛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可待第二天黎明破晓时,那份自知也随昨日而去...... 所幸的是,黎明带来的多是光芒! 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南极,应当是流浪的最好的去处吧。可偏偏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也会有爱悄然而起——《南极之恋》中男主人公富春每次外出归来都会向女主人公如意道一句“如意,我回来了”,平淡至极,可有一份需要,有一份暖,而在南极,恰巧需要这份暖。他说:“我怕风停,因为风停了就没声音了;但我又怕起风,风一起,身后的脚印就没了“。他每天出门寻找希望,无非是外面的他想回,里面的人在等他。他知道自己被确切需要着,他知道自己真实存在着....... “我怕风停,因为风停了就没声音了;但我又怕起风,风一起,身后的脚印就没了。”但只要你的心没有木然流浪,你的脚印会如同那缕情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