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微小癌应该怎么治疗和预防?

 北京首大耳鼻喉 2019-08-26

甲状腺微小癌是指肿瘤直径在10mm以下的甲状腺癌,又称为隐匿性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

甲状腺微小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1TGAbTPOAb检测甲状腺功能大多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一般正常。

2131I摄取率功能正常。

3、血清降钙素降钙素水平升高,必要时可作五肽胃泌素刺激试验,阳性提示髓样癌可能。

4、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TMC的术前确诊率,美国Mayo医院的资料表明,在FNAC引入临床前,70%的TMC诊断是依靠手术发现的,20世纪80年代引入FNAC后,FNAC确诊TMC的病例占40%,而靠手术发现的病例下降到20%。

5FNAC主要对2个部位的结节有诊断意义,一个是颈部淋巴结,对于颈部淋巴结肿大可通过FNAC证实TMC的存在;二是对于靠近包膜,体表可触及的结节,经FNAC可鉴别结节性质,对于直径<1cmTMC结节,在B超引导下FNAC发现的比例超过50%,B超引导FNAC检查尚无假阳性报告,假阴性率约12%,诊断相对敏感性60%~90%,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0%,准确率可达85%。

6、冰冻病理切片如手术中发现可疑的质硬小结节,可以行快速冰冻切片确诊,但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受标本选择和切片取材部位影响,手术医师术中应仔细检查甲状腺双腺叶,对于质硬可疑小结节,应单独切下送冰冻切片,病理医师也应仔细在切除标本中选择可疑结节作冰冻切片。

7B超检查TMC的诊断符合率低于15%,特别是多结节的腺体检查往往难以辨别哪个结节为TMC结节,直径<0.5cm的微小结节,B超往往难以发现,而且许多病例B超检测到的结节并非TMC结节,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结的110例中,术前B超诊断TMC的仅为13(12.0)

8CTMRI检查对于TMC的诊断符合率低。

9、核素扫描对于较大结节可显示冷或凉结节,但多数病例,特别是直径<0.5cm的结节则难以探测到。

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方法

1.已确诊为TMC且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建议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并探查对侧甲状腺腺叶。

2.术前或术中已确诊为TMC且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3.如术前或术中未发现原发病灶,而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甲状腺癌转移者,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同时淋巴结转移侧甲状腺腺叶切除。

4.如已合并远处转移者,原则上应行甲状腺全切术,术后给予放射性I治疗。

5.术前或术中未能确诊而术后常规病理确诊为TMC的患者,如术中已行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无合并颈淋巴结转移者,且术后检查切除标本证实TMC已完全切除,则不必再行根治性手术。如术后检查标本发现包膜和血管受侵犯,切除组织边缘有癌细胞浸润,或为多发癌灶者,应再作根治性手术。

6.所有病例术后均应给予甲状腺素进行TSH抑制治疗。目前常用的制剂为左旋甲状腺素片。

甲状腺微小癌如何预防

甲状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很清楚,像对其他癌发病一样,故尚不能很好预防其发病。但应避免或少接触放射线损伤,正常补碘,改善环境污染,少食致甲状腺肿大物质。有家族遗传倾向者在未来应进行基因治疗,早期诊断甲状腺癌,早期彻底治疗,以防恶化与转移,尽量防止病毒感染,及时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