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教超级社群:拆解“新·明学”背后的逻辑框架|定心比定位更加重要

 梁教超级社群 2019-08-26

最近互联网刮起了一阵“新·明学”风。发起人是著名影视明星黄晓明黄教主。这源于他最近在拍的一档真实人综艺节目《中餐厅3》其中的一句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黄晓明“霸道总裁式”的表现出自近期湖南卫视播出的一档综艺《中餐厅》第三季。

说起黄晓明,我也比较熟悉了。实际上他的演技还是很不错的,我也比较喜欢他演的电视剧。因为他真的很努力,很认真,想去演好每一个角色。

早期的时候,黄晓明演的电视角色还是很不错的,但后期,他接戏没什么个人的定位与标准,慢慢地给观众的感觉就是“烂好人”

他在圈内的朋友关系处得不错,也正因为这样,不懂得去拒绝。后面好朋友邀请他去拍戏,他基本都接了,剧本不好的戏,即使他再努力去演,也是尬演。

老梁提起黄晓明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黄晓明其实是有演技的,只是他的接剧标准,不仅模糊,边界不明,不稳定,而且还让人匪夷所思。

什么戏都接,不懂拒绝的这背后是什么?其实是内心深处的自卑造成的。

黄晓明出道之前是不算很出众的那种,他很勤奋很认真去做好自己,去表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也造就了他出道不久,就很快成名。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找他拍戏的也越来越多,然而他不懂拒绝,好的差的剧本都接来拍,最近这两年也就没见他出什么好的作品了。

最近的热播综艺节目《中餐厅3》让黄晓明又火了一把,他的“霸道总裁式”的表现,依然让人有种“有力过猛”的感觉。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一句话充分体现了“晓明式的霸道”,实际背后深层还是有种自卑的感觉。这感觉背后的核心就是心不定,容易受别人影响,从而导致自己的定位不明确,模凌两可。

其实我们大部分的普通创业者也是一样。很多时候,内心的深处还是很自卑,包括曾经的我自己。我们习惯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想着做一个老好人,讨好每一个人,甚至不惜去委屈自己。

很多时候,都活在别人的成见里,很难做真实的自己,很难跟着自己的内心真实感觉去走。

为什么会这样?追求完美,想做“烂好人”,可到最后,我们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心不定,本心丢了。

心定,则万里河山可定,天下乾坤可定心定,则位定;不会定位,就是心不定。心只要不定,就容易被别人影响,被别人带偏节奏。在乎别人的看法成见。最后,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烂好人”

我们本性具足。我们不一定拥有所有东西,但是可以使用一切东西。

我们更加不需要追求完美,讨好每一个人的欢心。这根本就不可能,再牛逼的人都有人不喜欢。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注定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只需要做真实的自己,去使用一切我们所需要的就行。

我心是一切,一切是我心,道本无话可说,一切应从心出发。

定生慧。不必外求,把心静下来,定下来,智慧就来了。内圣而外旺,向内修,自己未来的方向就自然会清晰,定位也自然就会有的。

如何内修?静下心来,找到自己最有感觉的事情,也就是之前我分享的天命。天命所归,喜悦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