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乡村校长游学以色列

 zzm1008图书馆 2019-08-26

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六一儿童节前夕,20位来自中国乡村中学、小学的校长们抵达以色列,完成了为期10天的教育游学。参加此次游学活动的20名乡村校长,是2018年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获奖者,来自全国13个省、区。

游学期间,乡村校长们走访了以色列多所中小学校和教师学院,与当地教育厅官员、市长及教师团队座谈,全面了解他们的育人理念、教学设计、教育创新、教师和校长的培养方式,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

20位校长几乎穿越了以色列全境,触目所及,室外风光多是黄色,因为这里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然而当地人却自豪地告诉校长们:这里的农产品大量出口,占据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被誉为“欧洲果篮”。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地人注重创新,大量推广了滴灌技术。校长们发现这种创新意识,还贯穿在其教育体系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校长、老师都在有意识地创新,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地的教师学院也注重培养教师、校长的创新意识。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创新,让我觉察到现行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今后可以进行有效的改变和引导。此行中,乡村校长们还与多名当地校长面对面交流,敬业是中国校长们给予以色列的校长们的一致评价。

短暂的游学告一段落,但校长们的“行程”并未结束。“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活得阳光、学得自信、过得满足,让全体学生通过我们学校的努力与社区的协力,成长更好的自己,就是我们此行学习回去后要努力的事情,并为之做出改变!”来自江西的乡村校长薛开明说。

乡村校长们认真听讲。人民画报 秦斌 摄

乡村校长们在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学习体验以色列的爱国教育。人民画报 秦斌 摄

萨杜·阿亚那小学,乡村校长们参观该校艺术特长生的课堂教学。人民画报 秦斌 摄

乡村校长们接受当地培训老师颁发的结业证。人民画报 秦斌 摄

萨杜·阿亚那小学,来自中国的乡村校长们与该校小学生们一起参加课间活动。人民画报 秦斌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