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就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现在的职场,无论什么职位的招聘,逻辑思维能力都依然是各大公司看重的能力,因为一位具有强大逻辑思考、推理能力的员工,他在工作上的决策肯定是基于观察和分析得到的事实数据而不是凭直觉拍脑袋。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意识到 逻辑思维是伴随孩子一生的硬本领! 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孩子 才是潜在的差生 是不是差生不好说,因为每个人对“差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但逻辑思维欠缺的话,至少未来某些职场的路不太好走。 那么培养真正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怎么做? 逻辑究竟是什么? ——这都没搞清楚,就别谈什么培养了 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有以下三种 正好对应了逻辑思维的三种方法 1.归纳法 从个别到普遍,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一类事物都具有这种特性。比如,这只乌鸦是黑色的,另一只乌鸦是黑色的,再来一只乌鸦也是黑色的,那么得出结论:天下乌鸦一般黑。 2.类比法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比如,我知道小明同学来自中国,他喜欢下棋,他数学不错;而另一位小亮同学也来自中国,也喜欢下棋,从而推断小亮同学数学应该也不错。 3.演绎法 从普遍到个别,先有一个认知和原理,再推导到个别结论。 演绎法最经典的例子是大家熟知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演绎是个严密的过程,专业术语叫“保真推理”,也就是说只要前提为真,得出的结论也是真的。 演绎能力强的孩子通常自带“学霸”属性,比如数学课上同样一个问题,一些孩子需要花大把时间,解题步骤多有冗余,而演绎能力强的孩子可能只花一半时间,且解题步骤环环相扣,推导清晰。 什么时候培养? 逻辑思维的敏感期在孩子3-4岁时就会出现, 这个时候孩子的特点是就是爱不断追问 “为什么” “天为什么会黑” “为什么会下雨” “妈妈为什么要上班“ “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 有的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没耐心的就不愿意理会孩子的问题,抛来一句,哪有这么多为什么……其实这是孩子急切的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逻辑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怎么样培养? 不要太较真 轻松玩效果是最好的 其实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去进行是最省力的 01.给孩子建议或要求时说清楚因果关系 而不是只是告诉孩子你必须要去做什么,一味地指令,让孩子失去学习思考的能力。 比如,夏天到户外玩,可以告诉孩子,因为今天很热,所以你容易口渴;因为容易口渴,所以你需要多喝水。 又比如,明天一早要赶飞机,可以告诉孩子,因为航班很早,所以我们要早点儿起床;因为要早起,所以今晚要早睡; 02.我们做事情要按照一定顺序 比如为什么要先穿袜子再穿鞋,为什么先系好安全带再开车,为什么搭积木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顺序……让孩子知道我们做事情的顺序每一步都是有依据,有道理的。 03.和孩子一起做分类 分类本身就是一种归纳练习。比如叠衣服,鼓励孩子按不同的规则来分,按家人分,爸爸的,妈妈的,我的;按颜色分,白的,红的,蓝的……按功能分,冬天的,夏天的….. 整理玩具也用类似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同样的东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还可以和他讨论比较不同分类的优劣。 04.鼓励孩子多观察寻找事物的相似之处。 鼓励孩子多思考类似这样的问题,比如勺子、碗、盘子、锅,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苹果圆圆的可以吃,橘子圆圆的可以吃,还有什么圆圆的也可以吃呢?是不是所有圆圆的都能吃? 日常生活的锻炼虽然有效,但其实对父母来说要求比较高,不一定能想到那么多有趣的点,所以最靠谱的方式是和孩子玩游戏,在游戏中领悟。 创新童年说 其实,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创想童年的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我们始终秉承着“培养创新世界的儿童,为孩子创造更多可能”的品牌理念,努力为1-16岁的儿童提供最前沿的儿童创新教育课程。 创想童年一直不断通过数理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反省智能、空间智能、语音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智能组合,全面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创造力、领导力、抗挫力、自信心、团队合作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孩子从小的思维逻辑能力,让孩子永远领先是创想童年的坚定使命。 逻辑题答案:4 它是以每行为单位,第一个叠加第二个,减去重叠部分,等于第三个。 你答对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