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幽莲生梦 2019-08-26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张俊

河北井陉县人(1942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绘画年鉴理事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张俊,等我们老了的时候,咱俩合作一幅长卷。你看这绵延千里的太行山,从北到南变化有多大啊!山体的变化,房舍的变化,树木的变化。太行的南端,山上已长有竹林了......”

初见张老的太行系列画作,即刻便让我想起了明代诗人石珝的一句诗文“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庄严肃穆、恢弘磅礴的山崖峭壁之间,仿若听闻狂风呼啸。

《太行浩气传千古》(后简称《太行》)不似过往书画中山水的缥缈,没有矿物颜料或蓝或红的妖娆艳丽,倒是下笔如刀,“入木三分”、铁骨铮铮之感。

然这幅画的初衷,竟缘起张老与贾又福先生太行山写生之行。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张老一次和贾又福先生在太行山写生时,贾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张俊,等我们老了的时候,咱俩合作一幅长卷。你看这绵延千里的太行山,从北到南变化有多大啊!山体的变化,房舍的变化,树木的变化。太行的南端,山上已长有竹林了......”可能是贾先生说者无意,而张老却记在了心里。

从那时起,张老就很在意地收集着太行山从北到南方方面面的素材,为后来的长卷创作做准备。

而真正成功创作出《太行》山峦气韵变化传神、草木屋舍细致简练的,还赖于张老几十年来对太行山脉的深入探究。

在几乎走遍了太行各大山区后,张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画太行山,采取轻描淡写、逸笔草草的方式,是很难反映出太行山特有的精神气质的。因为每当我走进太行深处,从未有过轻松、从容、随意的感觉,总有一种谨慎、庄重、肃穆甚至压抑感、紧迫感,我想如同居家过日子的长者,只有感到压力、紧迫才能奋进。画太行也如此,把你真实的感觉投注于笔端,尽可能完美地表现出来,作品才有活力、张力、凝聚力,才能给人以上精神的启示与提升。”

张老后又系统地对太行山的山石、房舍、树木、人文景观、古风遗迹等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始终秉行着展示“太行山朴茂、单纯精神气质”的创作理念。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张老边写生边创作,产生了如《滩》系列、《古道》系列、《古韵》系列、《古壁沧桑》系列、《老舍》系列等作品,为后来《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的创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这卷凝聚张老数十年心血的《太行浩气传千古》,也许如张老自谦说的那样,还有不尽完美之处,但也正如曹英杰(张老的学弟)所言:

“(它)能使我们看出人与物的自然与本真,心与性的直接与单纯。”

“静静地关照,观者也许会从这些画中发现这样的一个太行:曾经相见又未曾相识。”

展会动态

这幅《太行浩气传千古》

将要在佛山国际艺术博览会展览啦!

时间就在2019年12月6日-9日,

陈村花卉世界展览中心等你哟~

我们一起提前欣赏这幅巍巍壮阔的太行山画卷吧!

手机横屏效果更佳哦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当代书画鉴赏|太行浩气传千古(长卷)——张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