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2019年早已过半,许多省市规划了今年的工作要点:完善中医药法规,做好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工作。 不过中医专长考核却落实得并不是那么顺利,舆论也显得很是负面。 对于这场考核来说,“报名比考核难”已经成了许多民间中医的共识。 广东省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为什么报名比考核难?可能因为申报者存在以下情况: 济南市章丘区卫生健康局曾发布通知: 经系统初步排查及在现场确认过程中,发现部分申请者存在使用虚假材料报名。现再次重申: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决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如审核发现确实存在使用伪造证件、证明及其他虚假材料报名等违规行为的,将取消申请者报名资格,且两年内不得再次报名。 不管是那种考核或考试,凡是涉及虚假材料的问题,都是坚决抵制的,更何况医疗行业。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亵渎,也是对老百姓的轻视。 中医专长考核中有规定,推荐医师应符合《中医药法》以及各省实施细则,基本都要求专业相关,执业地点所属相同。 推荐医师是过滤鱼龙混杂者的第一道坎,既有压力也有风险,所以推荐医师还是要得慎重。 华商报曾报道: 小王没有从业经验,不管有没有推荐医师这一规定,肯定是无法通过报名的。对于老百姓来说,让一个大学生这样通过报名,甚至考取证书,肯定也是有危险的。 中医专长考核有规定: 对于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须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 对于经多年实践者:须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5年,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的,且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并得到患者的认可。 有相关理论知识,没有从业经验,或是只有短期培训经验的零基础学员,要想通过报名,肯定是不允许的。 02 上述情形的存在,加强了报名审核严格的必要性,但同时也挤压了许多确有专长者的机会。 就像许多庸医败坏了中医的名声,导致老百姓不相信中医一样,正是因为上述那些人的存在,让政策的关卡必须一严再严,甚至多了许多条对于其他人来说打压的条条框框。 尤其是推荐医师,本来找到2到3名的推荐医师已经着实不易,还得实名推荐,还得承担连带责任,这让许多推荐医师都变得犹豫,甚至拒绝,进一步加强了难度。 虽说有些人架不住请吃饭,请喝酒,甚或给红包的攻势,但这样的推荐医师,在许多人看来,简直流于了形式,又有什么意义。 也因为这样形式的存在,让有些人觉得,“本以为国家放开民间中医是好事,现在想想,可能会毁了中医。” 推荐医师难,怎么办?只能迎难而上。对于真才实学的民间中医们,国家是真正需要的,老百姓是真正需要的,不管怎样自己都不能先放弃自己,有证不代表有技术,但技术终归需要证书来做敲门砖和通行证。 否则,取证也不会成为许多人的遗憾,行医一世,获得了百姓的认可,却得不到法律的承认。 之前,赵承义老人当“考生”走红网络,80岁高龄的她出现在中医专长考核的考场,让很多人好奇和动容。 她表示,考个资格证,才能更好传承咱中医技术与精神。如果没有医师资格,自己的成果很难被认可。现在参加了考试,就能更好传承中医了。 不过还是希望,政策在推荐医师方面能够妥善解决,一纸证书都无法真正判断一个医生的水平,何况是可能素不相识的推荐医师。如果唯推荐医师马首是瞻,这样一来,中医专长考核与形同虚设又有什么区别。确有专长者因此弃考,损失的可能是更多百姓康复的机会。 民间中医毕竟不是江湖骗子。“浙江民间郎中调查团队”,曾走访浙江11个地市城乡、山区和海岛共118位散落各地的民间土郎中,发现民间传承下来的特色医技,确有一定疗效,而且简便验廉,颇受当地民众欢迎。 广东省的“杏林寻宝”活动,也曾挖掘民间中医药特色疗法10年,成为抢救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中医绝活的有效途径。如今数百项特色疗法已经应用到临床中,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高疗效的中医药服务。 对于民间中医来说,不管怎样都“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如业内所说,民间中医,既可看作是历史遗留的一个问题,也可称作是祖先遗留给子孙的一个宝藏。希望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能使民间中医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及规范。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