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城隆兴寺铁塔 

 木香草堂 2019-08-26

 聊城隆兴寺铁塔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内,始建于宋代,塔刹为仰莲葫芦宝瓶式,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运河 <wbr>聊城隆兴寺铁塔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40

隆兴寺铁塔是聊城市现存最早的古代建筑。明永乐年间倒塌,成化二年(1466)由隆兴寺主持祖崇等僧众重新竖立。隆兴寺铁塔是我国为数极少的金属古建筑,其铸造工艺精细,须弥座石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显示了古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其形制与浮雕风格都具有鲜明的宋代特征,是研究宋代佛塔建筑珍贵的实物资料。

 

鲁运河 <wbr>聊城隆兴寺铁塔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40

隆兴寺铁塔为八角形仿木结构铸铁式佛塔,由地宫、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座高3米,塔身高15.5米,通高18.5米。地宫发现于1973年,深80厘米 ,南北长86厘米 ,东面宽62厘米,四壁刻有仰莲、云纹浮雕等图案。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牙脚四角成卷云形,罨牙刻宝装覆莲一周,罨牙上有二层叠涩,束腰四面均有浮雕人物。塔身系生铁仿木建造,分层冶铸,逐层迭装,原为十三层,现存十二层。铁壳中空,厚6 -10厘米不等。各层塔身均有腰檐平座,腰檐为仿木檐铸造,有檩枋、檐椽、飞椽、瓦座及斜脊等。

 

鲁运河 <wbr>聊城隆兴寺铁塔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40

护国隆兴寺始建于北宋,兴于元明清,为明朝八大护国祝圣道场之一,曾占地数百亩,被誉为江北名寺、中原古刹。据说,明朝初期,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挥师南下,在攻打东昌府时惨遭失败,朱棣靠躲藏在当时隆兴寺,才躲过一劫。后来朱棣当上皇帝后,将隆兴寺命名为护国隆兴寺。鼎盛时期,护国隆兴寺有僧人五百之众,寺里有“七十二面井”,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紫伯真可禅师曾居住于此。当年,护国隆兴寺信徒络绎不绝,摩肩接踵。自清朝中期日渐衰落,清朝末期只存遗迹。在文革期间,护国隆兴寺彻底毁灭殆尽。目前,寺院正在恢复重建中。



鲁运河 <wbr>聊城隆兴寺铁塔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40

.

鲁运河 <wbr>聊城隆兴寺铁塔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40

.

鲁运河 <wbr>聊城隆兴寺铁塔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40

.

鲁运河 <wbr>聊城隆兴寺铁塔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40

.

鲁运河 <wbr>聊城隆兴寺铁塔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1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