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龙桥

 苏迷 2019-08-26
《苏州日报》
2019-08-24 

  五龙桥在苏州城南,跨西塘河,因在五水合流湍急处,故名五龙桥,又名五泓桥。宋淳熙年间(1174-1189),提举常平、薛元鼎建。明正统年间,巡抚侍郎周忱修。明弘治十一年(1498),水利郎中傅潮重建。崇祯六年(1633),桥圮。崇祯十五年(1642),知县牛若麟重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彦珩等重修。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在此设堡垒,抵御清军与洋枪队的联合进攻,桥毁于战火。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为五孔石拱桥。

  古桥两侧留有“重修五龙桥”的桥铭,南侧的桥联为:“锁钥镇三吴,下饮长虹规半月;支条钟五水,达通飞骑扼全湖。”北侧的题刻为:“建初在赵宋淳熙中岁,议复于皇清同治十年。”

  1979年,为通车方便,中间桥拱被削减高度,以拉近成平桥,桥面由台阶改铺水泥。1995年,在五龙桥北10米建起钢筋水泥公路桥,名为新龙桥。2007年,五龙桥改回石台阶,桥长42米,宽6米。最东侧的桥孔因河道变窄成为旱洞,令五龙桥的整体景观失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