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讽刺诗词㈣

 陆一2 2019-08-26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政,官船沿运河而下,川流不息。所到之处,就吹起喇叭,征集丁役民夫,为其装卸搬运,扬帆背纤。如狼似虎的公人又乘机敲诈勒索,多方盘剥,弄得百姓怨天恨地。船到江苏高邮时,散曲家王鸿渐就作了一首《朝天子·咏喇叭》词刺道: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您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净鸥飞罢。(《坚瓠七集》卷三)
       
县尉下乡,鸡飞犬走,连吃带捞,百姓遭殃。镇江郊区某旅店墙壁间,便有无名氏仿效《诗经·鸡鸣篇》的格调,作诗三章讽刺道:
          
鸡鸣喈喈,鸭鸣呷呷。

县尉下乡,有献则纳。        

鸡鸣于埘,鸭鸣于池。

 县尉下乡,靡有孑遗。     

鸡既烹矣,鸭既羹矣。

 锣鼓鸣矣,县尉行矣。(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卷三)
      
当然,统治阶级中也有少数开明者,在受到讽刺后,能够革除弊政的。如五代十国时,钱镠割据两浙,建立吴越国,定都钱塘。一度时期,其赋税颇重,西湖渔民,每日要缴纳数斛鲜鱼,号称“使宅鱼”。有不足其数者,不得不买鱼完税。百姓深受其害,相当不满。钱镠十分注意擢用士人,一时名士如罗隐、皮光业等皆投其幕下。

      罗隐(833年~909年)

一天,钱镠与他们闲坐府衙,壁间有一幅“磻溪垂钓图”,画面上姜太公(即吕望)直钩垂钓于渭水之滨。钱镠指着此图,请罗隐赋诗一首。罗隐应声吟道: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昨非庵日纂》卷十七)
        
钱镠听了哈哈大笑,知道他借诗讽谏,遂废除了此税。
        
诗中多少辛酸泪       明朝景泰年间,吴郡遭逢特大灾荒,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有一老汉自缢于三清殿内。在殿壁之上,人们发现了他留下的一首饱含血泪的绝命诗:
             
我年七十遇三荒,惟有今年荒得慌。

        我今吊死三清殿,知道来年荒不荒?(《坚瓠四集》卷四)
       
清朝某年发生大灾荒,有个乞丐肩挎布袋,左手持一竹杖,右手打着歌板,从河南、山东一带一路逃荒要饭,直到长江以南;这年秋天,终因饥寒交迫,倒毙于路途之中。人们在他的怀中发现了这么一首绝命诗: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踏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清朝野史大观》卷十)            李自成率大军进攻北京时,明朝的文武官员降的降,逃的逃。不久城破,崇祯帝自缢而死。有个乞丐在桥柱上题了首诗后,就跳水自杀。这也是一首七言绝句:   

                      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

            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清·牛应之《雨窗消意录》卷三)

    该乞丐的封建正统观念显然不足取。但这首诗及其自杀这件事,对于那些平日里享尽荣华富贵、危难时非降即逃的文武官员,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