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逯欣心:能救我们的,是我们自己

 道德经学用 2019-08-26

一位年轻的先生,有严重的偏头痛,在八月来到世界老子道德文化城以后,头一直昏昏沉沉的。

在第一天“思维的有效性”课程中,他听到老师说“无名思维”最有效——当时,他就很疑惑,自古出师皆有名,不为名而做,那我们为什么而做?

第二天,老师在讲“关注身体”、“镜子的智慧”这两个构架时,又提及“无名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思维,他又非常不解:无名,不应该是消极的吗?

其实,“无名”这两个字在《道德经》中呈现了很多次,比如在第1章中,老子讲“无名天地之始”,懂得了“无名”的力量,就懂得了宇宙的规律——懂得用“无名”思维去做事的人,是最有智慧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为了报酬多少、名分高低就看轻自己生命价值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尽心尽力的去做,做到有人领导我服从,无人负责我担当。“无名”最接近生命本源的力量。反之,如果不懂这一点,一旦没有名分,就会牢骚满腹,不愿尽力,那么我们的生命就很可能在空转中消耗殆尽。

在逐渐了解“无名”思维的内涵以后,这位先生陷入了沉思,并在小组讨论中,也谈到了自己的理解和过去的一些经历。当时,学长问他:“您是否有个性格强势的父母?因为一个性格刚强的父母,有时会造就一个性格迥异的孩子。”

这句话,一下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非常能干,同时也非一般强势,母亲的性格对他确实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上学时,他宁可挨打,也不认错;后来工作了,宁可犯错,也不听劝;结婚了,宁可争吵,也不服输……总之,他就是拧着劲儿和别人反着来。

这一回顾,解开了他心中的很多疑惑。他说自己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工作总是推行不顺?家里,夫妻俩总是吵架?面对父母,亲子关系总是不和,甚至他连家都不愿意回?现在,他懂了,《道德经》说“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他发现所有的问题,就是出在自己的过分刚强上了,总是执着在一个“名”上。

那天晚上的小组讨论以后,他想明白了自己的症结所在,心里特别舒服。也就在当晚,一直折磨他多年的偏头疼,似乎就那么消失了……

这个体验让他非常感慨,他说:“《道德经》不是形而上学,而是在生活中去指导我们为人处世的指南针,是可以真正去用的。所以,身体上的疼痛,是身体来提醒我们要关照自己品行和思维了。而我以前一直没有觉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现在,我要向被我刚强伤害的人道歉,向我的家人道歉!从此以后,我要用《道德经》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其实,身体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器,因为头脑也许会骗我们,但身体会忠实的储存所有的情绪、品行和习惯所带来的结果。每当身体用疼痛来叫醒我们时,往往那时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病灶,只是身体预先给我们打了警报电话。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自然能接通源自身体内部的来电。当内观觉知到自己思维上的偏差时,距离问题的解决也就不远了。

在《道德经》第37章中,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其实,每个人都有私欲,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欲望起来时,就会产生宠辱之心,心上就像有根绳索来绑缚我们,整个人就会很不舒服。这时,可以用“无名之朴”来镇伏自己,无名的力量最接近生命本源,这时“老天”就会来救赎我们。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能救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天!所以,外求没有用,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只有反过来,走进自己,了解自己,清理自己,当心不堵了,身体自然就疏通了,关系也就顺畅了,人生也就自在了,久违的和谐幸福也就回来了!

逯欣心

2019年8月6日,第524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