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诗经」读国学最好的方法,便是诵读

 昵称32901809 2019-08-26

季羡林曾说:“读国学,可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人的心里。”自幼学习和熏陶中华优秀的文化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大的意义。‍

「亲子诗经」读国学最好的方法,便是诵读

自从与儿子一起读经以来,至今已读到《论语》这篇国学了,可是读到第四《里伦》篇时,便觉得其中很多的句子都与白话文相差甚远,读起来“子乎者也”的段落很多,不断儿子读起来觉得拗口,自己读起来也感觉枯燥,甚至其中表达的意义根本理解不了,没有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那样琅琅上口,读后表达的意思也容易明白,可是定了的事一定得坚持下来,却不可半途而废。

于是,想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教我们读书的方法,于是也时不时地叮嘱儿子:“来我们先不要管意思懂不懂,读一遍不熟悉,就读第二遍,第三遍……”于是,我们 一天天地读着,一句句地读着,一段段地读着,早上读,晚上读,空闲时,你一句,我一句地接着,果真,那些第一次读起来拗口的句子,读了几十遍后,都可以脱口而出。

曾经也读到过,国学老师与一位学生的对话:

问: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答:含糊过去!

又问:遇到不懂的文句怎么办?

又答:含糊过去!

又问:连续几页都不懂怎么办?

则又答:一一含糊过去!

又问:这样一直含糊过去,有何功效?说是读经,岂不自欺欺人?

则又答:不仅不是自欺欺人,而且是大有功效!

国学里的学问博大精深,又岂是我们后辈人读一读,就能完全理解得了的,它的内涵需要我们一生的生命去诠释,需要我们漫长的这一生细细去体会。

《朱子治家格言》中讲: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国学经典能提升孩子的境界,放大孩子的格局,提升智慧,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人格饱满,人性光明,德才兼备的孩子。为人父母,我们应该让孩子在童蒙时期就做到亲近圣贤,开启孩子的智慧。

国学诵读课程,能够帮助孩子优化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同时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在文学的熏陶之下,语文能力也增强;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最终,在文化治疗的结果下,促进亲子关系,加深深度思想,重振人文建设。

其实读经是一个人身心的修练过程,可以平和内心的急燥与不安,年幼的孩子在这种国学的潜移默化中,智慧与心静会慢慢升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