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卫,大家对这个人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有很多影视作品反映这个人的事迹。李卫这个人可以说是雍正时期的宠臣,而且是所有宠臣里面唯一一个善终的。雍正时期主要宠臣有四个李卫、年羹尧、田文静、隆科多。年羹尧给皇帝赐死了,田文静基本上是在任上累死的。隆科多因为结党营私被囚禁之死。只有李卫一个人在雍正时期善终,而且在乾隆继位的时候依然受到重用。乾隆三年李卫去世的时候,乾隆给李卫上谥号敏达。可见乾隆还是非常认同李卫的。不过没过多久,乾隆就开始憎恨李卫了,虽然李卫这时候已经死了,但乾隆还是没有放过李卫。撤销了李卫的遗像,抹杀了李卫的很多功绩。乾隆后来之所以讨厌李卫还是有很多原因的,我们大致看一下。 首先是李卫出身不好。李卫家里比较有钱,但是李卫从小不务正业,并没有什么文化。后来是靠着父亲捐钱获得官职的。对于这种人,乾隆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好感的。毕竟乾隆可是自称十全老人的,文武双全。肯定也喜欢那些文武双全的人。 其次,李卫性格不好,说白了就是性格耿直。李卫的性格耿直在雍正时期是非常出名的。雍正甚至都多次和李卫说应该收敛点。不过李卫也一直没有改。乾隆继位的时候李卫还在世,这时候的李卫还是和之前一样。对自己也并不是很客气。说白了,乾隆看不惯这种作风,但是由于自己刚继位,这个人是前朝重臣,自己也没有办法。 最后一点可以说非常重要。乾隆南巡的时候见到西湖花神庙里立着李卫自己及其妻妾的神像,号“湖山神位”,而且一直有人供奉。这一下乾隆不爽了,这是直接威胁到了皇权。李卫在民间影响非常大,百姓已经自发开始祭奠这个人,说明这个人影响太大了,之后对皇权绝对是个威胁。所以乾隆立刻叫人把像给撤销了。这一点可以说很重要,毕竟臣子的威望要是超过皇帝的话,不管是什么时候都非常危险。 之后也就是这些原因,乾隆后期一直在贬低李卫,说李卫没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功绩,而且官场作风也不好。在史书记载上李卫只是一个平凡的大臣。不过人在做天在看,李卫做的对百姓好的事,百姓却一直记得的。所以后来很多评书演义经常赞颂李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