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看,这字能随便送人吗?

 但愿人长久9 2019-08-27
你看,这字能随便送人吗?

岁末年首,朋友圈里的书法家纷纷贴出自己的润格,这本无可厚非,却常遭他人诟病,似乎提了孔方兄,文艺便不能为人民服务。我留意了一下,大凡索要字画的,多不在文艺圈里混,爱与不爱,其情不论,若能从书画家手里讨得几张作品,那是很体面的事。

几年前,一位发烧友拉我去看他的藏品。途中,朋友多次提到一位书法家,我孤陋寡闻,并不认识。他急了,说:这人很厉害,名字在网上可以查到,一张字三四万元呢!我不言传。朋友说这人给他写了四个字,翻出来要给我看。我瞄了字的背面,拦住他问:这字是你买的还是别人送的?他诧异地看着我,说是买的,有朋友引见,花了50块。我笑了:“你朋友的面子真够大,几万块钱的东西50块就搞定了!啥时候介绍一下,我想买套房子,要70万,找你朋友,我一个月工资全给他,看行不?”

你看,这字能随便送人吗?

说到这个话题,今日,就和大伙儿唠嗑一下润笔费。

《隋书.郑译注》载:上令内使令李德林作诏书,高颖戏谓(郑译)曰:“笔干。”郑译答曰:“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上大笑。

年初,有位不相干的局长来我们单位,有何公干咱不清楚。末了,他和领导提起我,想见上一面。几个人别扭地合了影,寒暄数语,局长摸出手机让我看,那是一 家杂志发了我的文章,文末附一件书法作品。他说,就照这个对联,给他写一副,还有两个斗方。看在领导面子上,我写了副对联请其代为转交。

十多日后,局长短信给我,说斗方还没写,问能否再劳驾一回。我很郁闷,短信回复道:

感谢x局长抬爱,我抽空一定给您写。近日遇上烦心事:想出一本隶书专著,得到政府一些扶持,奈何资金有缺口,还需要两三万元吧,不知局长能否伸把手,觅个赞助商什么的?要写多少幅字,您说了算,名高在此拜谢。

短信发出去大半年了,也没收到回复。

在常人眼里,一张纸,不过三五毛,十分钟写一张,就这,你还好意思和人要钱?

某日,我接了一个订单,对方要四尺整幅小字。我请老婆打格子。闹腾了半个小时,一看,有根线歪了,不行。我开玩笑说:一张纸5块钱,你这一错,一个肉夹馍没了。老婆又打一张,还有问题。她急了,说两个肉夹馍都没了!难弄死咧,你自己来,我不管了!

就我目前的消费,也只用得起中下等材质,每日写三五个小时的字,大字用十张没问题,小字也需要三五张吧,一天耗在纸张上的开销四五十块钱是再普通不过了。而这些,大多是练习。先辈说,字要不俗,临创的比例要控制在9 : 1的样子。和朋友聊天,我说一张纸四五块钱,若写废一张买一张,一个礼拜坚持不下来,我肯定封笔不干了!粗略计较了一下,我在书法上的开销每年会有两三万元吧,这话于讨字的人来说,那是不可思议的。而大凡中国书协会员,多少有些感同身受。

你看,这字能随便送人吗?

郭名高书房小对联


近两年,讨字索文的人渐次多了。悦耳的话说了一箩筐,实在拗不过了,要字的,咱送字。本以为彼此交情深得很,岂料得了好,这类人立马变脸,见面也懒得招识你;索文的都是书画家,说要评介文章,其实就是为人歌功颂德。违心的话说多了咱不爽,摆了看法出来,一不小心就得罪人。有些人表面不吭声,背后却捅刀子。

某年新春笔会,有同道得了我的字,翌日便携作品来钤印。我见写得不如意,找了件满意的给他。这位同道拿出十个扇面,说我的行书、隶书他都收藏了,看能否再写几张篆书或楷书,过几日他来拿,顺便带一对镇尺给我。我一脸憨笑,说:“你把扇面还是拿回去吧!”

半年后,有关我的负面传闻都是此君伙同几个臭味相投的半吊子煽惑起来的。

事实上,有成就的书画家,他们的作品是不大送人的。润格如何定,先贤多有范例。板桥先生“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郑燮作为扬州八怪之一,影响是深远的。那么,他的作品润格到底如何?据相关文字获知,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大概折合人民币150~220元,也就是说,郑板桥这个价是很平民化的。同时,我们也读到他的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当然,这里的“纸高六尺价三千”也绝非虚言。据说,某富商欲请郑燮写副对联,问及价格,答曰: 1000 两。富商认为价高,只给500两,板桥便书“饱暖富豪讲风雅”,写罢便走,那人拦住说,还有下联呢。郑燮回答说:你付半价,我只写半副,货真价实。可以看出,郑燮的润格是有区別的,绝非一概而论。低者1000多块一幅,平民能买得起;高者一二十万一件,富豪掏钱也磨叽。

回头看一下我辈作品,有些相当不靠谱。年纪轻轻,获了几次奖,也没什么风格,动不动贴出惊人润例,一平尺3000元。我靠,老百姓一个月薪水也就买你一张平尺小品供着,比板桥爷猛多了!

你看,这字能随便送人吗?

郑板桥作品


那么,润格谁说了算?民国时,书画家定润例,常请有名望的人代劳,比如齐白石的作品,吴昌硕定过,樊樊山定过,徐悲鸿也定过。时代变化了,我们未必效仿先贤,但润格还是要实在些。你若漫天要价,他人不好就地还价,也只能抹下脸讨要了。

近日,我有个想法,自已的润格还是让市场来说话吧。在微信朋友圈里,我拍了几件作品。我的朋友圈里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甚多,他们若肯花钱买我的字,那是值得重视的。还好,这次检验,基木吻合我目前的情况,较去年有些许提升,这是值得欣慰的。

你看,这字能随便送人吗?

爱书法,我是真诚的。定下润格,只希望这么多年的努力,能有所回报。“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梦要走得更久远,我们需要索书者的理解和支持。

注: 本文选自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郭名高散文集《随书法去远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