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的3只鸟,揭露了人生3种大境界

 京博国学 2020-09-05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若论文辞,首推庄周。

庄周别称庄子,他既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庄子》又称《南华真经》,该书想象奇幻,瑰丽诡谲,文笔汪洋恣肆,极具浪漫主义气息。

为此,近代作家鲁迅先生曾经高度评价《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在庄子的笔下,曾经出现了三种鸟,分别寓意三种境界,并发扬为道家思想的精髓。


舍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这是《逍遥游》的开篇,庄子以壮观的景象为世人虚构了一只能翱翔千里的大鹏鸟,由于气势恢弘而奇特,后来还被武侠泰斗金庸先生化用成一种名为“北冥神功”的武林秘籍。

然而,纵然是鹏这样拥有超凡能力的巨无霸,也需要借助风力才能飞翔,远非世人心中自由的化身。

在庄子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你能舍去多少欲念,便能获得多少自由。于是庄子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旧时农村有个习俗,果子熟后从不会摘光,总会留下一些在树上,这是为什么呢?

一则为那些沿途过往的路人提供果腹之需,二则留给过冬的鸟儿。前者可救人于困境,弘扬善行。后者可让鸟儿在寒冬时节不至于饿死,等到来年开春时,鸟儿就会叨食树上的虫子,这样下一年的果子才会丰收。

人生纷繁,得失不定。知放手,懂取舍,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淡泊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这是《秋水》中的篇句,庄子以辛辣的笔法嘲讽了那些追名逐利之徒。

庄子的好友惠子在梁国做了相国,有人谣言说庄子要来梁国抢夺相国之位。因为庄子的学识世人皆知,惠子很担心庄子会抢走他的职位,于是下令全国搜捕庄子。

庄子闻讯后,亲自上门找到惠子说:“南方有种鸟名叫凤凰,从南往北一路翱翔,遇到梧桐才会歇息,只吃竹子开的花,只喝山泉水。有一天,凤凰遇到猫头鹰,猫头鹰嘴里衔着腐臭的老鼠,以为凤凰要争食,拼命作出威胁的姿态。

言外之意,你以为我要抢夺你的相位,却不知它在我眼里不过一只死老鼠而已。

人心有度,装得下功名利禄,便装不下志向和抱负。

培育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亿万人温饱的科学家袁隆平曾经说过:“要淡泊名利,踏实做人,才能取得一定成就。

作为中国首届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袁隆平的身价相当惊人。早在2000年,中国第一支以科学家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袁隆平持有250万股。然而面对巨额财富,袁隆平却极其简朴,他最常穿的是不知名的格子衫,代步工具是一辆低排量的赛欧家用轿车。

大千世界,所谓名利不过云烟。

淡泊,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自由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这是庄子在《外篇.至乐》里讲的寓言故事:一只大海鸟,从海上飞到鲁国。鲁国举国欢庆,鲁侯下令奏响隆重的音乐、杀猪宰羊迎接海鸟的到来。结果海鸟看到这种场面,吓得不敢吃喝,几天后就死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鲁国人不珍爱海鸟吗?庄子道出了真相,因为人是人,鸟是鸟,两者的生活方式不同,人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海鸟。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皆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你可以将锦衣玉食视作成功的标配,但你没有理由要求他人也有同样的价值观。

所谓自由,即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支配自己的人生。

东晋名士陶渊明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在屡次仕途碰壁之后,公元405年陶渊明终于出任彭泽县令一职。上任八十多天后,上司要来考察他的业绩,县吏建议他整理好衣冠去去迎接,陶渊明叹道:“吾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于是挂印辞官,终身不再入仕。

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自由,才是一个人灵魂最舒展的模样。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有人说庄子充斥了消极避世的思想,这或许和如今的世界是格格不入的。

然而,繁花落尽,唯有青山依旧,千古轮回,依稀红尘滚滚。

多读些庄子,能够心灵不再盲从,能令人生不再焦虑,这或许就是道家思想应有的魅力。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作者沧海明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