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溺水急救先“控水”,这样做对吗?专家:第一时间要进行心肺复苏

 博采简纳 2019-08-27

龙腾南阳讯 暑假期间,孩子自由活动时间增加,在游泳、玩水时要特别留意溺水风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吴金海提醒,对于微信、微博上流传的“倒挂控水救活孩子”的视频或图片,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在溺水意外发生后,正确急救方法是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后马上实施人工心肺复苏。“网上流传的例子把人救过来了并不是因为控水,控水只会延误急救时机,增加死亡风险。”

吴金海介绍,溺水本质上是缺氧。控水法的确能控水,但控出来的是溺水者胃里的水,并非是气道内的水。相反,倒控很可能导致胃部食物反流,堵塞喉咙、鼻腔,造成窒息,延误最佳急救时间。溺水后出现心脏骤停,如得不到及时抢救,4至6分钟后会造成溺水者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对于溺水者第一时间要进行的是心肺复苏,而不是控水。

溺水者被拖上岸后,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怎么办?吴金海说,这种情况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需要提醒的是,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简单流程可概括为ABC三个流程,即开放气道:主要是指清理溺水者口鼻内的泥沙、水草等异物;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为溺水者提供通气支持;胸外按压:通过胸外按压的方式进行人工循环的支持。

如果溺水者还有心跳或呼吸,施救者首先要做的也是帮溺水者清除口腔异物,之后将溺水者放至侧卧位,并注意保暖,观察其身体状态。如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就要按照ABC流程进行心肺复苏。

哪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控水法救治呢?若溺水者有呼吸和心跳,有一定意识的话,为了排除胃内或者肺里少量的一些水液,是可以采取控水的。可以让溺水者的腹部趴在施救者的大腿上,头脸朝下,或倒抱的方式,让水从口中流出,但时间也不宜过长,而且要注意防范因湿滑导致的跌落损伤。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渊博 通讯员 朱珂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