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给你准确的答案。邵姓分支很多,各地辈分中的字,未必全国通用,建议查阅自己家的家谱更准确,或者说出你是邵氏几世,这样对照辈份更准确。邵氏始祖 邵氏始祖召(shào)公(一作“邵公”)奭,姬姓,名奭(音「是」shì),西周宗室,与武王、周公旦同辈(一说是周文王庶子),生年不详,活了很大岁数,成王时,为三公之一的太保,亡于周康王二十六年。因最初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以后,把召公封在北燕,是后来燕国的始祖。 周成王时,他出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陜而治,陜以西的地方归他管理。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支持周公平定叛乱。 召公把他的辖区搞得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因此深受爱戴。传说他曾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后人为了纪念他,舍不得砍伐此树。《诗经·甘棠》就是为此而写的。[编辑本段]三、姓氏源流 邵氏的姓源较为纯正,主要是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后。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于召,被称位召公或召伯。他后来还被封于燕国,他派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劳。他的子孙袭召公,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陕西省境内。后来,燕国被秦国所亡,召公的子孙以原封地“召”为姓,称召氏。据《氏族博考》所载:“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由此可见,召氏和邵氏其实同出一姓,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至于召姓改邵姓的原因,历史上没有留下史料记载,改姓的时间说法不一。据有关学者考证,是在秦朝建立前后,同时,又据有关资料可知,至汉乃有以召为姓的,此后,召姓因多改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见了。邵姓家谱目录4011【北京】大兴邵氏宗谱二卷首一卷(清)邵绶名续修清同治二年(1863)刊本 二册日本 美国4012【天津】邵氏宗谱不分卷(民国)邵作荣修民国二十八年(1939)天津宜文斋铅印本二册天津图4013【天津宁河】邵氏宗谱不分卷(民国)邵连胜等重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天津官文斋铅印本二册美国4014【河北容城】邵氏宗谱□□卷邵作荣等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二册科图4015【江苏丹阳】邵氏宗谱二十卷清光绪九年(1883)锡胤堂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3-14、18-20下)4016【江苏常熟】虞山邵氏宗谱不分卷(清)邵松年修清光绪十年(1884)颐学堂活字刊本 一册美国4017【江苏常熟】虞阳邵氏宗谱三卷(民国)邵松年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颐学堂重修铅印本 一册中央民院 江苏南通市图4018【江苏常熟】虞山邵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清)邵廷桢 邵玉铨修辑清光绪土十年(1904)嘉会堂活字本江苏常熟市图 美国注:邵虚中首修於清康熙间。4019【江苏常州】毘陵安尚桥邵氏宗谱六卷(清)邵佑南等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点易堂木活字本防大学 八册上海图 美国4020【江苏武进】邵氏家乘二卷(清)邵长蘅撰《常州先哲遗书一青门集》附安徽师大4021【江窦武进】北上袁邵氏九修宗谱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邵泽南纂修民国三十二年(1943)天远堂活字本 十四册历史所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邵锡祺始修。4022【江苏宜兴】钟溪邵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邵国俊修 陆海纂民国六年(1917)棣鄂堂木刻本江苏档(存卷1、2、4)4023【浙江】重修邵氏宗谱不分卷清写本 二册日本 美国注:记事至清乾隆九年(1744)。4024【浙江淳安】东井登云邵氏宗谱六卷(清)邵惟金等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活字本 六册美国4025【浙江宁波】月湖邵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邵槐纂修民国五年(1916)世显堂木活字本天一阁(存卷1-3、12-14、17-21)4026【淅江馀姚】邵氏宗谱□□卷(清)邵弘仁辑清刻本北京大学(残存十册)4027【浙江】馀姚邵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贻编七卷(清)邵曰濂 邵友濂续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木刻本北图 历史所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二部) 上海图浙江图(二部) 杭州大学 美国注:一名《姚江邵氏宗谱》,明正统九年邵淑芳始修。4028【浙江】馀姚邵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贻编七卷(民国)邵是同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北图(三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缺贻编卷一)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浙江馀姚梨州文献馆(三部,其中一部缺卷11,一部缺卷12)。四川图注:封面作《姚江邵氏宗谱》。明正统九年邵淑芳始修。4029【浙江鄞县】鄞东梅江邵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民国)邵和贵 邵晓方纂修民国三十四年(1945)德本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天一阁4030【浙江鄞县】四明章溪邵氏宗谱六卷(民国)邵国裕 邵邦英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天一阁4031【浙江鄞县】四明平水潭邵氏宗谱四卷(清)刘乙照 邵修鋕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绳武堂木活字本天一阁(存卷1-3)4032【浙江鄞县】四明平水潭邵氏宗谱八卷(清)应文炳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绳武堂木活字本天一阁(存卷1-4)4033【浙江奉化】重修印坑邵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民国)方汝舟纂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活字本浙江奉化县文管注:又名《甘里邵氏宗谱》。4034【浙江绍兴】邵氏家乘不分卷(清)邵煜编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谦益堂刻本上海图 美国注:附《先代手泽》一卷,《梦泽诗钞》,邵萱邻撰。4035【浙江绍兴】山阴天乐邵氏宗谱□□卷(清)邵茂全等重修清同治五年(1866)安乐堂活字本 四册北图4036【浙江绍兴】山阴天乐邵氏宗谱六卷(清)邵敬富续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刻本 六册河北大学4037【浙江绍兴】绍邑邵氏续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邵荫棠等修 朱心裁 郑君乐编辑民国十九年(1930)安乐堂活字本十六册北图 历史所注:封签题《绍兴江左邵氏家谱》。4038【浙江】兰溪邵氏宗谱□□卷清道光十九年(1839)修刻本浙江兰溪县文管4039【浙江】兰溪椒石邵氏宗谱五卷(民国)方西庚纂民国十九年(1930)木刻本浙江兰溪县和平乡4040【浙江兰溪】兰江邵氏宗谱十卷民国二十年(1931)重修木刻本浙江兰溪县姚圹下乡大丘田4041【浙江】兰溪江潭邵氏宗谱四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浙江兰溪县和平乡4042【浙江】兰溪邵氏宗谱□□卷民国三十三年(1944)修刻本浙江兰溪县文管4043【浙江兰溪】邵氏宗谱□□卷木刻本浙江兰溪县登胜乡文化站4044【浙江衢州】邵氏宗谱三卷(清)邵辅周等重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甘德堂活字本 二册吉林大学4045【浙江】临海邵氏宗谱四卷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浙江临海县邵永渡乡庄头山(存卷1、3、4)注:初修於明宣德六年。4046【安徽徽州】华阳邵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邵玉琳 邵彦彬纂修清宣统二年(1910)木活字本安徽图(存卷首、1)安徽博 安徽绩溪县伏岭村4047【安徽】休宁邵氏宗谱不分卷明万历年间朱印本 一册北图(残)4048【安徽潜山】邵氏宗谱□□卷民国安乐堂木活字本安徽安庆市图(存卷3、6、8、10、13、27)注:记事止民国五年。4049【福建】福州武林邵氏族谱□□卷(民国)邵守正纂修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 一册中央民院4050【福建】永定邵氏世谱十四卷艺文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邵昌全主修民国二十年(1931)天远堂重修刊本福建师大注:邵宗行创修於明景泰四年。4051【山东荣成】邵氏宗谱不分卷(民国)邵连胜 邵作荣等重修民国二十八年(1939)铅印本 二册日本4052【河南】辉洛邵氏家谱不分卷(清)邵述祖重修清顺治十一年(1654)印本 一册日本 美国注:散居辉县、洛阳等地。4053【河南】邵氏家谱二幅布制河北青县王镇店乡小邵庄4054 邵氏世谱一卷家谱一卷外谱一卷先世遗事一卷先莹志一卷(元)邵桂子纂修元刻本北图4055 邵氏宗谱十卷(清)邵恒仁纂修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永思堂刻本北京大学4056 崇西邵氏族谱□□卷(清)邵树棠纂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活字本 一册北图注:此谱后半部补入民国二十五年《增修邵氏族谱》。4057 塘洋邵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邵於魁纂修民国八年(1919)天远堂活字本 十二册北图4058 紫溪邵氏房谱不分卷民国二十一年(1932)活字本 一册天津图4059 博陵邵氏宗谱四卷民国二十七年(1938)修刻本浙江兰溪溪县文管4060 漳湟邵氏宗谱二十卷(民国)邵龙海等重修民国三十年(1941)青门堂活字本 二十册北图注:此为十四修。山东临沐县南古镇白石官庄4065 武氏家谱(清)武先慎编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聚顺堂刻本 一册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三位的大姓,人口约二百九十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24%。 |
|
来自: 飘逸仙7p0c1mzk > 《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