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大多时候,我们都在为某一类事情烦恼,或者在同一件事情上犯重复性的错误? 比如,你负责的线下活动,总是重复出现很多状况,现场话筒没电了,来的人太多,座位不够用了。提心吊胆的做完这场,下一场不知道还有多少问题在等着你呢。 比如,你永远get不到女生的哭点,约会的餐厅女朋友每次都不喜欢,也不知道她到底喜欢吃啥,真的是好烦好烦。 比如,我,生活中的大迷糊,常常被一件事情困扰:北京夏天很爱下雨,一下雨我就挨浇,每次到家都跟落汤鸡似的。因为我从不打伞,天气提醒要下雨我也不带,因为好多时候说下雨也没下呀,每次都侥幸的想:说不定今天也不下。 终于在无数次淋雨并成功得了场重感冒时,我开始认真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我就不能每天听听天气,随身带把伞呢,或者直接在公司放一把伞不就完了嘛。 多么简单的事情,就是脑子转个弯的事,可是太多时候,我们懒得想,懒得深究,懒得回头看。事情来了我就做,做完了就把这事扔一边去了,好也罢,坏也罢,反正这事办完了,下次再做再说。 这是我们很多人的一种现状,只长教训,不长记性,在同一件事情上重复交学费,过去的经历对自己往后余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和提升。 复盘思维 有个词叫“有意义的失败”。什么意思,就是事情虽然做错了,但是能从中学到经验教训,搞清楚失败的真正原因和改进提升的方法,这样以后再做类似事情时,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种失败就是有意义的。 与之对应的就是“无意义的成功”,就是说一件事虽然成功了,但搞不清楚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机理,这种成功就是偶然的,没办法复制,不会再重现,就没什么意义。 善于遗忘是大脑的一种机制,而且大脑尤其善于遗忘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我们要进步呀,就要对抗这种遗忘,有意识的去梳理过去,把经验转化成能力,这种意识或者说动作,就叫做复盘。 复盘,这原本是下围棋时的术语,就是俩人下完棋之后,会在棋盘上再摆一遍,看看那个地方下的好,哪个地方下的不好,有没有更好的下法,其实就是把下棋过程还原并且进行研讨、分析的过程。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所说:所谓复盘,就是一件事情做完了以后,做成功了,或者没做成功,尤其是没做成功的,坐下来把当时的这个事情,我们预先怎么定的、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做不到,把这个要理一遍,理一遍以后,下次再做的时候,自然这次的经验教训就吸收了。 如果我们不花时间去复盘,那么问题还是问题,经验只是经验,都不能转化成能力。 古人早就这种复盘的智慧:吃一堑,长一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的就是这个理。 阿里巴巴每次双十一之后都会复盘:“总结和沉淀经验,孵化更多创新的想法和业务,将今天的峰值变成明天的常量。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说,要善于总结,总结就像给渔网做结,谁的结多,谁的网就大;谁的网大,谁抓的鱼就多。 如何复盘 复盘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行为习惯,那么怎么做复盘呢。 联想集团根据自己多年的复盘的实践,总结了复盘的步骤,分别是:回顾目标;评过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 具体还可以拆解为以下八个步骤: 第一步:回顾目标,就是回顾复盘事件的目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要确定所说的目标是自己做事时真正希望达成的目标。 第二步:结果比对, 目标是希望达成的,结果是实际做到的,将两者进行比较,找到结果和目标之间的差别,从而发现问题,试着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 第三步:叙述过程,目的是让所有的复盘参与人员都知道事件的过程,了解做的事情,知道细节,以方便大家进行复盘。 第四步:自我剖析,就是自己对做过的事情进行反思和分析,看看有哪些问题,有哪些成绩,并试着去找出原因,发现规律。 第五步:众人设问,众人设问可以让复盘突破事件本身的局限,突破个人的见识局限,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角度,可得到更全面,更可靠的认识。 第六步:总结规律,通过复盘得出的正确规律和认识,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升工作业绩,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第七步:案例佐证,用自己复盘的结论去验证其他公司的同类事件,佐证总结出来的规律。 第八步:复盘归档,归档就是对复盘的过程和结论建立档案,形成有据可查的资料。以文本的形式固化案例,以方便传播和查阅。 哇塞,看起来好复杂呀,那就简单点,记住下面这三句话。 小事及时复盘:行动结束后进行及时复盘指定改进方案并落实。 大事阶段复盘:大的项目在执行中,要进行阶段性复盘对目标或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事后全面复盘:大的项目或战略结束后,要进行总复盘总结经验教训 找到规律性。 学习有三种途径,一种是自书本上学前人的知识,一种是自身边的人身上学其先进,一种是向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学习。 想一想,如果把自己的做过的每个项目,每段工作经历、每次遇到的挑战,都变成学习的素材,从中总结经验,用于指导以后的工作生活,体验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的成就感,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而且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不断积累势能,等到机会来临,你就可以借助风口实现人生的跃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