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区分大小写
- R的数据类型:向量,矩阵,数据框,列表
- 注释由符号#开头
- rnorm() #产生n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数
- mean() #平均值
- sd() #标准差
- cor() #列与列间的相关系数
- cov() #列与列的协方差
- getwd() #显示当前的工作目录
- setwd() #修改当前的工作目录,命令的路径使用正斜杠,R将反斜杠作为转义符
- ls() #列出当前工作空间中的对象
- rm() #移除一个或多个对象
- help(options) #显示可用选项的说明
- options() #显示或设置当前选项
- history () #显示最近使用过的#个命令(默认值为 25)
- savehistory("myfile“)#保存命令历史到文件myfi1e 中
- loadhistory(“myfile”) #载入一个命令历史文件
- save.image(“myfile”) #保存工作空间到文件myfile中
- save(objectlist, file="myfile“)#保存指定对象到一个文件中
- load(“myfile”) #读取一个工作空间到当前会话中
- q() #退出R
- setwd()不会创建一个不存在的目录,可以用dir.create()来创建新目录
- source(“filename”) #在当前会话中执行一个脚本
- sink(“filename”) #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filename中。默认情况下,如果文件已经存在,则它的内容将被覆盖。append=TRUE可以将文本追加到文件后;参数split=TRUE可将输出同时发送到屏幕和输出文件中;不加参数调用命令sink()将仅向屏幕返回输出结果。
- pdf(“filename.pdf”) #PDF文件
- win.metafile(“filename.wmf”) #Windows图元文件
- png(“filename.png”) #PBG文件
- jpeg(“filename.jpg”) #JPEG文件
- bmp(“filename.bmp”) #BMP文件
- postscript(“filename.ps”) #PostScript文件
- dev.off() #关闭图像设备
- libPaths() #显示库所在的位置
- library() #显示库有哪些包
- R将实例标识符称为rownames
- 数组array与矩阵类似,但是维度可以大于2
- table() 创建列联表
- with(data, expr, …) #{}之间的语句都正对数据执行,但赋值仅在函数的括号内生效,特殊赋值符<<-可将对象保存在with()之外的全局环境中
- factor(x = character(), levels)
- str() 提供R中某个对象的信息
- mydata <- edit(mydata)的另一种写法是fix(mydata)
- length(object)显示对象中元素/成分的数量
- dim(object)显示某个对象的维度
- str(object)显示某个对象的结构
- class(object)显示某个对象的类或类型
- mode(object)显示某个对象的模式
- names(object)显示某对象中各成分的名称
- cbind(object, object, …)按列合并对象
- rbind(object, object, …)按行合并对象
- head(object)列出某个对象的开始部分
- tail(object)列出某个对象的最后部分
- ls()显示当前的对象列表
- rm(object, object, …)删除一个或更多个对象,语句rm(list = ls())将删除当前工作环境中的几乎所有对象
- 使用函数dev.new()、dev.next()、dev.prev()、 dev.set()和dev.off()同时打开多个图形窗口,并选择将哪个输出发送到哪个窗口中
- rep(a,b) 创造一个向量,a重复b次
- variable[condition] <- expression 将仅在condition的值为TRUE时执行赋值
- within()和with()类似,不同的时它允许修改数据框
- 缺失值不可比较,不能用逻辑测试==来检测缺失值是否存在
- 含有缺失值的算数表达式和函数的计算结果也是缺失值
- na.omit()可以删除所有含有缺失数据的行
- as.data(x,“input_format”)
- sys.data()可以返回当天的日期
- order()函数可以对一个数据框进行排序,默认的排序是升序
- merge(a,b,by = )按照一个变量横向合并两个数据框
- cbind()不需要公共索引横向合并
- rbind() 纵向合并两个数据集,变量必须相同
- subset() 选入观测
- abs(x)绝对值
- sqrt(x)平方根
- ceiling(x)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
- floor(x)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 trunc(x)向 0 的方向截取的x中的整数部分
- round(x, digits=n)将x舍入为指定位的小数
- signif(x, digits=n) 将x舍入为指定的有效数字位数
- cos(x)、sin(x) 、tan(x) 余弦、正弦和正切
- acos(x) 、asin(x) 、atan(x) 反余弦、反正弦和反正切
- cosh(x) 、sinh(x) 、tanh(x) 双曲余弦、双曲正弦和双曲正切
- acosh(x) 、asinh(x) 、atanh(x)反双曲余弦、反双曲正弦和反双曲正切
- log(x,base=n) 对x取以n为底的对数
- log(x) log(x)为自然对数
- log10(x)log10(x)为常用对数
- exp(x)指数函数
- mean(x) 平均数
- median(x) 中位数
- sd(x) 标准差
- var(x) 方差
- mad(x) 绝对中位差
- quantile(x,probs) 求分位数。其中x为待求分位数的数值型向量,probs为一个由[0,1]之间的概率值组成的数值向量
- range(x) 求值域
- diff(x, lag=n) 滞后差分,lag用以指定滞后几项。默认的lag值为1
- min(x) 求最小值
- max(x) 求最大值
- scale(x,center = TRUE,scale = TRUE)为数据对象x按列进行中心化或标准化
- nchar(x)计算x中的字符数量
- substr(x, start, stop) 提取或替换一个字符向量的子串
- grep(pattern, x, ignore. case=FALSE, fixed=FALSE)在x中搜索某种模式。若fixed=FALSE,则pattern为一个正 则表达式。若fixed=TRUE,则pattern为一个文本字符串。 15 返回值为匹配的下标
- sub(pattern, replacement, x, ignore.case=FALSE, fixed=FALSE)在x中搜索pattern,并以文本replacement将其替换。若 fixed=FALSE,则pattern为一个正则表达式。若fixed=TRUE, 则pattern为一个文本字符串
- strsplit(x, split, fixed=FALSE)在split处分割字符向量x中的元素。若fixed=FALSE,则 pattern为一个正则表达式。若fixed=TRUE,则pattern为 一个文本字符串
- paste(…, sep="")连接字符串,分隔符为sep
- toupper(x)大写转换
- tolower(x)小写转换
- length(x)对象x的长度
- seq(from, to, by)生成一个序列
- rep(x, n)将x重复n次
- cut(x, n) 将连续型变量x分割为有着n个水平的因子
- pretty(x, n) 创建美观的分割点。通过选取n 1个等间距的取整值,将一个连续型变量x分割为n个区间。绘图中常用
- cat(., file =“myfile”, append =FALSE) 连接…中的对象,并将其输出到屏幕上或文件中(如果声明了一个的话)
- apply(x,MARGIN,FUN)可将任何一个函数应用到矩阵,数组,数据框的任何维度上
来源:https://www./content-4-4154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