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利率时代闲钱该投哪?视角放宽货比三家

 饮膳道人 2019-08-27

银行利率的下降或上升,牵动着千千万万投资者的资金流向,很多人长期以来习惯了以存款或是银行理财作为主要的理财方式。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进入了低利率时期,使得银行利率的下降打破了人们长期保持的惯性思维。那么在这个利率下行的时期,市民常见的银行理财方式出现哪些变化?老百姓又该如何更加有效地投资理财呢?

(数据来源:融360大数据研究院)

银行理财产品 建议锁定中长期收益

提到老百姓的理财方式,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各家银行执行的储蓄存款利率表,还是那张由中国人民银行在2015年调整后并颁布的基准利率表,但是市民在去银行营业网点办理业务时,肯定会感觉到今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明显变化。

数据显示,7月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16%,环比下降4BP,连续17个月下降。目前在售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所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已经降到了4.2%的水平。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跌跌不休”,高收益产品在目前看来仍旧是可遇而不可求。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定期存款风险最低,但利率也很低。相比而言,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不高,而利率又比定期存款高出不少。据理财师介绍,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投资者,银行理财应该作为重点配置对象。即便是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适当地配置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风险缓冲也是很有必要的。

“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走低,主要与今年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上半年央行两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在此背景下,市场利率必然持续下降,银行理财收益率将进一步维持下降趋势。 ”融360分析师介绍说,对于资金投资流动性要求较低且风险承受能力极低的投资者,建议关注中长期的保本类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及时购买中长期且自己心仪的产品锁定收益,因为未来保本类理财产品将越来越少。

理财子公司产品门槛降低至1元

在理财市场利率下行的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陆续面世了。随着8月8日农业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农银理财正式开业,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设立的理财子公司已经到齐。从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列表来看,无论是自营产品,还是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均把类型、风险等级、期限和起购金额作了重点标注。收益和风险方面,产品风险等级多为2R级(低风险型)和PR3级(风险适中),业绩比较基准多在4%-5%。

整体来看,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投资范围更广泛、策略更加多元,并且实现了全面净值化。与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理财子公司产品在投资门槛方面存在优势,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设置了最低1元的起购门槛,而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则不低于1万元人民币。据岛城一银行理财经理介绍,银行理财子公司低起点的产品特点瞄准了普通投资者这一广大客群,而从投资标的来看,相较于传统银行理财更为丰富,能够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普通投资者可酌情布局理财子公司产品。

记者发现,对老百姓来说,买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和原先买银行的自营产品差不多。这类产品较为 “冷门”,多数市民目前对这类产品仍持观望态度。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未来要买银行系的理财产品,肯定要迈过这个坎,因为按照监管规定,2020年底过渡期结束后,银行本身将不开展理财业务了。

如果要购买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普益标准研究员表示,短期内,对于投资风格多元、倾向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理财子公司产品。如果投资风格较为保守,则可选择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不过,由于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投资范围更广泛、策略更加多元等,也意味着投资者要承担更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在购买时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知识水平来选择产品。

货基宝宝类产品 不再是闲钱理财首选

受利率下行影响较大的,还有宝宝类理财产品。作为宝宝类理财的代表,天弘余额宝诞生于2013年5月末,凭借自身小额、分散、便捷等特性及其渠道平台优势,开启了互联网金融的“闲钱理财”时代,其收益高峰时一度逼近7%,由于兼具安全性和灵活性,余额宝一时风光无两。不过时过境迁,随着流动性的不断宽松,余额宝的收益也是急转直下,去年破“3”之后,7日年化收益率一路走低,今年最低一度跌至2.25%。在余额宝收益走低的同时,宝宝类理财的收益率也一路走低。在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采集样本的78只宝宝类理财产品中,8月2日至8月8日的平均收益率为2.35%,较前一周下降6BP。 78只互联网宝宝无一只收益率超过3%,最高收益率为2.88%,最低收益率为1.36%。

“近年来,已多次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降息,市场流动性处于充裕状态。市场上资金多了,货币基金吸纳的资金就少了用武之地,宝宝类货币型基金收益率下降是必然。 ”融360分析师认为,下半年市场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宽松态势,预计货币基金和互联网宝宝的收益率难言上涨。

随着宝宝类理财产品风光不再,各大银行则推出可随时赎回的“类货基”产品,这些产品的操作模式与宝宝类产品类似,收益率普遍在3.3%-3.6%,略高于宝宝类理财产品。那么这些产品是否适合放闲钱呢?据理财经理介绍,这类产品吸引投资者的最大原因在于,其与货币基金有着非常相似的流动性,且平均收益率要超过货基。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可以在互联网和其他平台代销,而目前银行类货基产品的代销渠道仍比较受限,且产品种类不多,投资者在选取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并向银行了解清楚产品风险后再做选择。

大额存单 稳健理财工具还可转让

大额存单从去年底火起来以后,一直热度不减。今年银行理财和宝宝类产品收益在下跌,这种情况下,大额存单却逆势上扬。

3年期的大额存单,从去年4月利率上升到4%后,一直在往上走。现在3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平均为4.18%,快和银行理财差不多了。按现在火爆的三年期产品平均4.18%的利率计算,投20万每月利息696元,50万每月利息1741元,100万每月利息3483元。而且大额存单还有个“隐藏福利”,那就是这笔利息不想花掉,还可以拿去投资,比如定投基金,假设基金年化收益率4%,定投满三年后赎回,则又是一笔收入。这么一折算,投资三年期4.18%的大额存单,实际收益率约4.44%,还是跑赢很多理财产品的。

大额存单虽说是存款业务,但流动性也不算差。目前几乎所有银行都推出了大额存单转让功能,很多大额存单都可以在柜台或者手机银行转让。提前支取的话,不同银行的规定不一样,但大多数银行可以靠档计息,也能减轻提前支取的烦恼。

虽说是利率下行时代,但是选购大额存单,利率波动很小。一般不同类型的银行,利率水平也不太一样。城商行、农商行吸储压力比较大,利率普遍高一点,国有银行稍微低一点。相同类型的银行,利率水平则差不多。

大额存单本身是存款产品,非常安全。根据银行保险存款条款,对于储户本息全额赔偿不超50万元,也就是说,只要大额存单在50万以内基本是零风险。所以它十分适合看重资产安全、对存款接受度高的投资者。

据了解,目前在利率下行时期,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资产配置中,除了为我们赚取收益的稳健部分,博取超额收益的风险资产,一定有一部分固收 (固定收益)产品。那这种时候,配置大额存单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放宽视角 货比三家

据多位理财师介绍,许多投资者愿意通过银行来购买理财产品,不过也要收集多家银行产品的信息进行比较,尽管理财产品平均利率下滑,但不代表所有银行的理财产品利率都不行。如果只关注部分银行的部分产品,收益率自然得跟着他们发行的产品走。所以,不妨将视野放宽一点,多家银行进行比较,择优选择,说不准还能跑赢通胀率。

此外,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会逐渐退出舞台,非保本产品将成为主流。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想理财,几乎不可能不接触非保本产品。因此,从目前开始,应该多了解其它理财产品的属性,多种理财方式结合,合理配置自己的资产。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朋友,可以将大部分资产配置在稳健理财产品上,少部分资金用来配置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在保障一定安全系数的同时,争取更多收益。 本版撰稿 记者 杨博文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亚麦]

内容来自新浪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