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男人是理性动物
2019-08-27 | 阅:  转:  |  分享 
  
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是感性动物

人与人之间各种网络习惯的不同,以及调查中所体现的性别和学历等差异,又有哪些深层次的解读呢?记者向心理专家进行了咨询。

“网络习惯的养成其实多是个体性格以及生活状态、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反映。”苏南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吴霞老师认为。例如,不使用真实姓名这一普遍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个体对自我隐私的保护或者对虚拟乐趣的满足,而当周边人都使用昵称、化名时,之后加入社交平台的人也就多服从于这一习惯。

对调查中所显示的因性别以及学历产生的差异,吴老师表示,这也是因为男女以及不同学历者在性格、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在网络习惯上表现出差异。例如,学历高的人所面临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工作压力也更大,所以更多的有屏蔽上司、随便点赞等网络习惯。

“我们都说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是感性动物,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吴老师认为,这样的说法也表现在网络习惯上,“自我对于男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男人更爱“随手点赞”就反映了这种心态,以自己为中心和判断标准去‘赞’人。而女性则比较情绪化,例如根据单纯情绪去屏蔽别人。当然女性也更比男性更需要关注,更有依赖性,所以希望通过修图这类方式获得更多赞美。”“就学历造成的心理差异没有绝对的结论,不能说学历越高就更倾向于怎么样,但可以推测,学历高的人看待事物、为人处世可能会有更多更周全的考虑。”女人通常对哲学不感兴趣。哲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它对万物没有远近亲疏之分,既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也不受现实利益的左右,它用客观的、公正的态度看待一切事物。然而女人是用情感进行思维的,看待一切事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与哲学的基本原则相对立。哲学是一门无畏的学问,它敢于正视和说出人们不敢正视和说出的那部分事实。而女人则往往是不敢正视自己的处境,不敢正视自己与男人的客观关系,有时候只能自欺欺人,也不想让别人戳穿自己的谎言和假面具。女人不想通过哲学的指导来改造世界,只想通过情感的引导来适应世界。哲学虽然利于思考,但不利于为人处世。而女人需要的是为人处世,女人的情感使其圆滑、多变、模糊而有弹性,从而灵活地处世,女人不想用理智来替代自己的情感,不想被哲学思考破坏她们的情感逻辑,阻碍她们的情感运用。男人总想主宰世界,他们能够正视所面对的世界,寻找生命的来路和去向,承受更多的外部环境对于生命的威胁与压迫,因此男人比女人更需要哲学。宗教可以说出人类心灵的真实需要,然而女人对宗教理论的认识是肤浅的,但对宗教的情感感受是深刻的,女人与宗教的联系是通过情感而不是通过理智。宗教为女人的幻想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和场所,宗教的理想能充分满足女人的各种情感需要,能够把女人从现实的苦海中拯救出来。对神秘事物的畏惧心理是人们接近宗教的原动力,女人畏惧的对象其实主要是男人及男人社会,主要是男人的高大、勇猛、庄严以及机敏中透出的神秘。女人对神灵的崇拜,其实是对男人及男人社会的崇拜。?















































献花(0)
+1
(本文系duzhanha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