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运河  瓜洲古渡

 木香草堂 2019-08-27

 瓜洲古渡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瓜洲镇,宋朝王安石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的就是这里。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瓜洲地处长江北岸、古运河入江口,始于晋,盛于唐,是历代联系大江南北的咽喉要冲,素有“江北重镇、千年古镇”之称。瓜洲最初为长江中流沙冲积而成的水下暗沙,出现在汉朝以后,因形状如瓜而得名,晋朝露出水面,形成沙洲,岛上逐渐形成渔村、集镇。后由于泥沙淤积,到唐代中期已经与北岸陆地相连,成为长江北岸的渡口。开元年间,齐浣开辟伊娄河,连接原有运河,从扬子津南至瓜洲通长江。从此瓜洲作为南北向运河与东西向长江十字形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漕运与盐运要冲,一时间,帆樯如织,无数客旅经此南来北往。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瓜洲古渡与长江对岸镇江的西津渡同为古代航运交通要点。“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千年古渡,唐代高僧鉴真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康熙、乾隆及历代诗人墨客途经瓜洲留下过墨痕印记,民间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发生在这里。陆游《书愤》中也提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宋金对峙时期,瓜洲成了战争前线,瓜洲开始筑城。经明清两代发展,城里有东、西、南、北大街、镇庙大街、青石街、越河街等,城外设有瓜洲铺、扬子桥铺、皂角林铺、花家园铺、四里铺、八里铺,并包括:翠屏洲、柳城、扬子桥镇、施家桥镇、邗阳镇、六濠口、七濠口、八濠口、大口市、陈家湾市。清康熙末年,由于长江水文变化,江岸开始不断坍塌,到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瓜洲全城最终全部坍入江中,昔日的繁华街市,连同众多的名园佳景,一同付诸江流。民国初年,兴建新城,即如今的瓜洲镇。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

里运河 <wbr> <wbr>瓜洲古渡 <wbr> <wbr>京杭大运河系列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