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宾阳县吴门农氏婆墓园(灵婆坟),新建一座良母文化门阁,壮哉

 陈怨蜚 2019-08-27


宾阳县吴门农氏婆墓园(灵婆坟),新建一座良母文化门阁,视频一

宾阳县吴门农氏婆墓园(灵婆坟),新建一座良母文化门阁,视频二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说明:

1.灵婆即农氏太婆,生于明朝洪武二十年(约公元1388年)农历七月间,是广西永淳县(今横县与宾阳县交界处)额村原住民(壮族)农氏大户人家的女儿,七岁从塾师启蒙读书,熟读四书五经,是一位聪慧、勤劳、善良的女子。农姓先辈给她起名为农妙什。于明朝永乐元年(约公元1403年),农妙什嫁予永淳县武罗(今宾阳县甘棠镇)的吴南顺(吴门二十世祖),从此过着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田园生活。


灵婆农妙什——善良贤惠,勤劳俭朴,乐善好施,美德广传。在她的主张下,当时设有救济田,以备灾荒之年救济饥民;祭田由谁耕种谁负责本年度的祭祖费用;赠尝田予金榜题名的秀才,故至今还有个别村落还沿习赠尝田制度,予以鼓励考上大学的年轻人。

灵婆农妙什非常重视家风的传承和教育,明白“有书不读子孙愚”,“黄金满盈,不如一经”的道理,始终把读书放在首位。教育吴门家族子孙一耕一读,淡泊名利,移孝作忠,积德行善,时称“引德世家”、“耕读世家”,发扬泰伯至德文化的精神。

明朝成化年(约公元1467年)七月间,灵婆农妙什诀别于热爱她的乡亲们,享年八十一岁,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给世人留下了伟大的良母形象。

人们为了纪念她、缅怀她,就在每年的清明期间,自发的举行祭祀祈福仪式,传唱良母美德,人们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仁慈博爱、可敬可亲的女神,其目的仍是为了感化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良母精神。

良母文化祭祀祈福祭典始于明朝成化年间(约公元1468年),传承至今,已经有近四百多年的历史,如今已发展为宾阳县原生态民俗风情文化节暨良母文化祭祀祈福大典。

传说大约200多年前(大约是清朝嘉庆年间),吴氏宗亲将农氏婆迁葬到鸡笼塘(现今王灵镇高速公路附近),从此众多乡亲陆陆续续前来拜扫,有本族宗亲,也有异姓乡邻,上到官宦,下至黎民无不敬仰。历年香烛不断,求福祈愿的人们络绎不绝。

良母文化祭祀祈福流传于宾阳县这一带的民间风俗的祭祀仪式,祭祀活动涵盖焚香祭告、祈福保佑等仪式,庄雅隆重,场面宏大。因此,形成了良母文化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之一,同时也为良母文化和人文发展,提供了契机,体现了一个地方文化形态与特征。

2018年,吴门农氏婆良母文化曁后裔革命烈士纪念馆,正式揭牌成立;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良母文化祭典活动传承基地,于2015年升格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吴门农氏婆祈福祭典》传承基地,实乃胜妙殊绝之荣耀,可喜可贺也!


2019年,吴门农氏婆墓园(灵婆坟)新建一座良母文化门阁,壮哉!



























                   倾心赋词文二首,点评宾阳县灵婆墓园: 

                                《西江月.话说灵婆墓园》 

   话说灵婆墓园,宾阳一大景观,据闻灵验祈福人,诚心祭祀情笃。


绿榕日日相守,墓茔垒垒感昭,放炮焚香敬“良母”,吴门农氏德邵。


                        《望江南.宾阳县灵婆坟良母门阁壮哉》 

    吟诗赞,景苑建门阁。嗟感壮哉灵婆坟,且将酣笔颂神祗,行祭验洵然。 

       (附注:1、神祗指天地神灵之意。2、洵然指的确如此之意。) 

                        (词文作者:宾阳县大桥中学 陈怨蜚) 



                      (吴绍利会长与吴绍山副会长在馆内之合影照)


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宾阳县吴门农氏婆,良母形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