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良照:“八字雕魂”铸经典

 明悟好学 2019-08-27
游良照:“八字雕魂”铸经典



发布时间:2017-10-30 作者:欧碧仙/来源:福建日报

       在“仙作”木雕工艺领域,游良照是个引人注目的人物。已逾花甲之年的他,深耕“仙作”木雕工艺领域40余载,铸就了其在业内的赫赫名望与经典传奇。

       熟悉他的人,评价他身上有着“最是诗书能致远”的文人气质——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取材于中华文化,每完成一件新作品,他还会为其赋诗。他以“神奇、简洁、永恒、文明”八字概括自己的艺术生涯,称之为“八字雕魂”,并以此作为座右铭和创作理念。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叫“召八艺人”。他说:“希望自己能集八方之力,共同传承、创新木雕工艺。”

       日前,在游良照创办的“八字雕魂”工作室,他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及“八字雕魂”雕刻艺术理念。

       上世纪50年代初,游良照出生于仙游县大济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很喜欢绘画、雕刻,常常在学校黑板报画刊头、替同学刻印章。”游良照说,他自幼善学好动、爱好操刀弄斧。高中毕业后,师从雕刻名家“洋塘木雕”传人吴长根大师,在形、艺、材、韵上刻苦钻研,独创一家,成为“洋塘派”第十五代传人,并在木雕工艺品、古建木作、古典家具和青铜雕塑等领域均有较高的造诣和成就,获得“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建筑营造技艺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2015年2月8日,游良照参与创作的花梨木漆画大屏风《清明上河图》运抵北京,布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该屏风长6.2米,高3.36米,宽0.8米,重达7.2吨,游良照主要负责整体结构营造,并参与制作屏风的基座框架部分。接到制作任务后,他不仅认真揣摩设计方案、亲自把关选材、构思开料制作方案,并日夜值守车间,严把每一道工序。“在还未操刀弄斧之前,先观察、判断、研究材料,然后在其神奇部分取巧利用。这即是‘八字雕魂’所谓的‘神奇’。”游良照说,木种是木雕工艺的创作载体,根据原木的天然形状与纹理走向,巧加修饰雕琢,才能更好地展现木雕工艺的自然之美和艺术魅力。

       游良照的另一件“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木雕作品《沙漠之舟》,以有千百年树龄的海南黄花梨为雕刻原材料,在尊重原木天然形状和纹理走向的基础上,游良照用精湛的雕刻技法,再现了骆驼行走沙漠的形象。该作品取原木天然之美,呈现栩栩如生之工艺,受到众多业界专家和收藏家的好评。

       游良照在天然型系列古典家具上的创新,则体现了其“八字雕魂”中的“简洁”二字。比如其公司生产、制作的古典家具《君子宝座》,采用明式古典家具创作手法,上刻我国传统文化图案梅、兰、竹、菊,简约却不失典雅,兼具艺术性及实用性,因而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目光。

      “没有文化底蕴就没有艺术生命。”游良照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诗词和传说,不仅可以为木雕艺术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还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蕴和鉴赏情趣。他的木雕作品《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举杯邀月》等就取自历史典故、诗词和传说,佐以雕刻技艺,配以诗词对联,呈现了中华文化与传统技艺的融合之美。“以文化之魂为木雕工艺注入艺术生命,才能让木雕艺术焕发永恒的生机。”游良照说,这也是其对“八字雕魂”中“永恒”的理解。

      “耕木枕典书,勇当艺牛孺。”这是游良照形容自己的诗句。如今,他仍然每天坚持雕刻、读书,重人文气韵,继古今艺圣。也与更多同仁、志士研究、探讨“八字雕魂”,希望以自己的艺术感悟,让“仙作”木雕工艺得以不断传承、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