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武则天十三岁入宫,在里面待了十二年,一直是个才人,李世民驾崩后,按照规制,她就去了感业寺削发为尼。没过多久,她再次入宫,在大唐掀起了血雨腥风,前后表现,简直判若两人,到底是什么让她反差如此之大?另外,唐高宗真的是病秧子吗?
不错,李治有个强大的父亲李世民,在驾崩后武则天又临朝称制,之后没过几年,李隆基治下的大唐又迎来了开元盛世。耀眼的光环如此之多,唐初的高手更是如林,李治夹杂在其中,似乎毫无存在感。
入宫背景李治是幸运的,李世民给他留下了这么多能臣干将,同时也是不幸的,太宗朝的臣子,大多是跟随李渊、李世民等一起打天下的,可谓身经百战之人,在国事上,就有了当仁不让的行事风格,像托孤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更是在各衙门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说难听点,在他们眼中,李治不过就是一个毛孩子,根本不把这皇帝放在眼中。
史料显示,萧淑妃给李治生了一儿两女,且比王皇后漂亮,是以宠冠后宫。倍感落寞的王皇后继续寻找一个盟友,就这样,那个当年杀马的“莽女”,丈夫李治的庶母-----武则天成了她的人选。
或许,李治对这个大他四岁的武则天是真心迷恋,在王皇后提出让武则天入宫后,李治也就顺水推舟了。 所以,武则天的入宫,其实是符合李治、王皇后的利益的。 震烁朝野武则天,这个不服就干的小姐姐,真的没有让王皇后失望,很快,萧淑妃就失宠了。看到萧淑妃落魄的样子,王皇后是高兴的,可是这种兴奋没有维持多久她便傻眼了。
安定思公主到底怎么死的?没人知道。有人说是武则天捂死的,有人说是猝死,反正武则天对李治说,死之前,王皇后来看过这孩子。 结果是,王皇后沦落到和萧淑妃同样的地位了,到这个时候王皇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和萧淑妃才是武则天的棋子。两个曾经的冤家此时冰释前嫌,可是为时已晚,武则天指使李义府上表请求罢黜王皇后。李治很高兴的就同意了。 兵不血刃就取得如此战果,李治决定追加筹码,玩盘大的! 王皇后被废,自然不能没有人母仪天下,李治决定把武则天这把利器推向台前----封她为皇后。
其实,李治也就是走个过场,武则天终究还是当了皇后。长孙无忌被贬黔州,自缢身亡;褚遂良外放越南,死于任上。核心人物的远离,意味着关陇集团对李治再无法构成威胁。李治也由当年的垂拱而治变成了乾纲独断。 他想故伎重施,废黜“杀马”的武则天,另立一个贤淑皇后。哪知请神容易送神难,武则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像糊弄孩子一样就把李治这想法打发掉了,捎带脚的,还拿掉他的一员干将----上官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