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好, 抱歉两天没见,感谢大家的谅解和支持。 不幸恩师辞世,昨晚六点回来,吃点晚餐,本想发微信给大家。力不从心,一头睡下至午夜十二点十分醒来,方便一下睡至早七点多钟… 8月17日IO时,惊闻95岁高龄恩师綦德明辞世。心如刀绞,无心用饭,急急匆匆,乘车至唐。 车路艰难,改路,车阻,心急如火。虽入初秋,汗衫己湿。此时感悟人生之路不易,风风雨雨,曲曲折折… 终于盼到了唐山八号小区,隔着几栋高楼,耳闻阵阵低沉的哀乐,我感到心急速跳动,遥望灵门泪水不禁滴滴…… 啊,我的恩师!我不敢再回忆,再细谈与两位师弟,及这两天相处悲痛之情景… 八月的午夜,微有些寒意。灵堂灯火通明,灵前的蜡烛陪伴恩师遗像不时摇曳…… 我凝视恩师遗像,昔日尊师执教如昨日,历历在目。 小学六年级时,我这个有名的乱班,尊师出山了。 二十四、五年纪,细高的身材,约一米七,戴一副透明近视大眼镜。消瘦的面孔,在爽朗的谈笑中,展现慈祥和善的笑容,给学生如慈父的信任和亲切感。 我记得,上课铃声响了,班里还乱哄哄的。当老师迈进教室门槛,同学们不知怎么这么整齐,都背着小手,静悄悄的,眼睛都直勾勾地看着瘦高的老师。 头一节课,尊师没有正式讲课,讲得是苏轼父亲苏老泉,二十七岁发奋读书故事,还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马到悬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如何学习,如何修身,立志等名言警句。我和同学们听迷了。这些平时打打闹闹的无知的孩子,都期盼着这位滔滔不绝讲故事的老师讲课。 恩师把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巧妙的融合在教学中,悄悄的打开幼小心灵的窗户。 “头悬梁锥刺骨”“ 凿壁偷光”典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诗等,恩师谆谆教诲情景如一幕幕电影在脑海闪动…… 夜,静悄悄的,恐怕惊醒一世勤勤恳恳,呕心沥血恩师的梦。恩师,您太累了,该休息了!但您可知,多少学子,惊闻噩耗,风风火火赶来!想看看您,想聆听您的教诲?想听一听——李太白醉退蛮书,想听…… 您看,2016年6月8日,2017年10月17日,还有今天(2019/8/17)您精心培育的学子在恩师家的照片,都促膝聆听师教呢。 您看,欢聚一堂时,您笔走龙蛇给学子诗句:忆昔当年十七中,精讲多练正学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当年师生清。又,《警言》莫慕富豪莫慕官,粗茶淡饭也安然。巧取豪夺敛财富,铁窗之内度残年。 恩师多么深情话语,多么庄重的叮嘱!学子深深牢记心中,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恩师真情厚意,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当年师生情! 我步履蹒跚的在恩师灵前又敬上三炷香,感情的潮水在汹涌奔流,悲痛的眼泪不禁潸潸…… 如古人所说,因情所致吧,午夜一时三十分左右,我写下《守灵》悼念诗:寒夜断肠泪,恩师北斗星。桃李擎天柱,紫帳化春风。 “紫帳”指的是汉代大儒马融讲学典故。云恩师“北斗”,犹不为过矣! 恩师博学多识,通日英俄语,精文史术算。讲诗词,论书法,评古论今令人耳目一新。 恩师四十多年学海,视学子如亲生,慈详如父。三尺讲台引经据典,呕心沥血为学子灌输知识的乳汁,指引人生之路。 恩师小学,初中,高中升学率夺魁,历届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备受学生,家长,各界好评。 恩师性格开朗,仁慈宽厚,为人的豁达真诚。退休几十年仍耐心指导上门求教学子…… “桃李擎天柱”不仅仅是对恩师的宽慰,而且是对恩师的赞誉! 学子们如一棵棵幼苗,茁长成长为擎天大树。他们有的在国内,有的在国外;有的是诗人、画家、各界的知名人士,可谓桃李天下,满园春色。 我由一个贫困无知孩子,最终上师范,又走恩师之路,就是恩师人格,学识成就了我。六十五个岁月,经常请教,我无悔的跟着尊师走下去! …… 2019年8年18日,9时40分,恩师的追悼会在低沉的哀乐中开始了。师弟建平、建瑞及孝属悲戚的站在灵堂前,左邻右舍,至亲好友及闻信学子吊唁络绎不绝。 全体人员默哀三分钟后,由我宣读祭文。 半个世纪来,读写祭文,可以说千百篇;然而这篇如千斤之重。晴朗的天,似乎低沉了。全场肃穆,一个个悲戚的面孔,让我伤感悲痛心情,如滚滚的江河水激荡。祭文一字字,一句句,是哭诉,是颂扬?是苦辣,是心酸?是深情,是厚义?当我读到“亲失知已,友少良朋,亲朋痛悼,乡邻伤情。学子哭师师不回,亲朋呼君君不应。”时,我的心碎了,手在颤抖,泪水滴滴…… 抬望泪眼,场中不少与我挥泪悼念恩师,耳边传来阵阵哭泣声。我强忍着悲痛的心情,读完这篇终生难忘的撕肝裂胆的祭文。 我不禁声泪俱下扑拜恩师灵前,似乎我的灵魂在游荡,眼前茫茫……,此时我猛地一惊,不,不能给师弟添麻烦,克制,克制!在师弟的搀扶下,我坚强的站起来,向在场人员深深鞠了三个躬。 古人云;大智无悲无乐: 古人情短情长。我非大智者,人有七情六欲,恩师岂能忘哉? 仁者而逝,智者而终。恩师走了,永远的走了!恩师坦坦荡荡地走完光明磊落“大”字的一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恩师赐教万千,情如滔滔江水,义重巍巍泰山!不能一言备之,纸短情長,拙句敬之,以尽学子之情。 几十年,寒寒暑暑,呕心教海,桃李天下,苦中有乐,笑一世;万千日,雨雨风风,沥血家庭,儿孙有为,辛里含甘。爱终生。 爱党爱民爱祖国;畄留得生前世后名! 在此谢谢为恩师参加操办百年后事的至亲好友,助忙宾客以及宽慰我的所有好友! 【附】李玉民 1978年初,当我们这些在地震中惊魂未定的初三学生经过考试编入初三6班,有幸綦德明老师担任现主任,其时年过半百,且因不实之词受压制,老人忍辱负重,潜心为学。仅仅半\年时间,中考考入省重点开滦二中17人,考入中考多人创造了十七中的奇迹。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老师也收获殊荣:涨一级工资,成为全市优秀教师,参加第二年中考数学出题人。作为高中学历的老师成为十七中第一位中学高级教师。初三6班人才辈出,有在美国就职的科学家,有事业有成的深圳实业家,有在香港供职的资深海事律师,有全国知名的画家。岁月留痕,师恩难忘。40年后,当师生重聚时,老师几乎能叫上每一位同学的名字,讲述每一位的过往趣事。 【注】綦德明1925年8月31日生,2019年8月17日辰时辞世,享年95岁。河北唐山十七中特级教师。 学子王玉良及历届恩师学子 【说明】作者授权代发 2019/8/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