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骨蕨

 ndkdkd 2019-08-27

  黑骨蕨

  药材名称黑骨蕨

  拼音Hēi Gǔ Jué

  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薄叶碎米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ilesoria tenuifolia(Burm.)Trev.[Trichomanes tenuifolium Bur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15-40cm。根茎短,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棕黄色、钻状披针形鳞片;叶薄革质,簇生;叶柄栗色,长6-25cm,下面圆形,上面有沟,下部稀有鳞片;叶片五角状卵形、三角形或阔卵状披针形,远较叶柄为短,长4-18cm,宽4-12cm,三回羽状;羽片6-8对,基部1对最大,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9cm,宽2.5-4.5cm,柄长3-10mm,二回羽状;小羽片5-6对,具有狭翅的短柄,一回羽状;末回小羽片羽状半裂,裂片椭圆形;小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生于裂片上半部的叶脉先端;囊群盖多少由受质的叶边反卷而成,连续或断裂,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1000m的溪旁、田边或山地林下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痢疾;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