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park.com (明代,南方某大都市,一个热闹繁忙的集贸市场。) 6park.com 6park.com (一) 6park.com 上午,一个老头,看上去六十多岁,背着一个褡裢,兴冲冲地走进“佛经印务所”。 6park.com 半个时辰后,一个小伙计礼貌但冷漠地把他送了出来。老人转身还想说什么,小伙计 6park.com 摇摇头,摆摆手,示意他走吧。 6park.com老人极度失望,缓缓来到左边一个小饭馆门口,犹豫了一下,走了进去。不久,他端 6park.com 着一碗稀饭出来,左右看看,径直走到旁边一棵大柳树下。他卸下褡裢,挑了一个散放着的 6park.com小板凳,坐下。 6park.com几个小男孩拿着木棍、竹刀,喊叫着绕着大柳树追逐。一不小心碰倒了老人、打翻了 6park.com 粥碗。几个小点的一哄而散,两个大点的,一个扶起老人,一个边喊着“妈妈”边一溜烟跑 6park.com进饭馆,很快就端了一碗粥送来。 6park.com老人没有怪罪,拍拍身上的土,重新坐下。他看看两个男孩,忽然有所触动,问了一 6park.com 句什么。一个男孩点点头,另一个男孩反问了一句。老人站起身,边说边做了个猴脸,又呲 6park.com牙咧嘴、张牙舞爪了几下。两个男孩笑了,转身招手叫几个跑开的小孩赶紧过来。 6park.com接着,老人一会儿坐下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一会儿站起来挤眉弄眼、抓耳挠腮;小 6park.com 男孩们坐着、蹲着,一会儿鸦雀无声,一会儿发出阵阵欢笑…… 6park.com 6park.com (二) 6park.com 第二天,老人又来了。大柳树下多了几条长凳,孩子变成了十几个…… 6park.com 第三天,老人带了条粗棍子。柳树下又多了一张长桌,放了水壶、茶碗,孩子变成了几 6park.com 十个…… 6park.com第四天,老人又带了一个钉耙。长凳变成了十几条,孩子群中夹杂着十几个年轻人…… 6park.com 第五天,老人又带来几个青面獠牙的面具。大柳树下出现了一个简易的凉棚,孩子们蹲 6park.com 在前面,老人、妇女坐在中间,年轻人站在后面…… 6park.com第六天,来了许多流动的小贩,周围几个店铺的外面,也摆上了桌椅板凳…… 6park.com ………… 6park.com (三) 6park.com 一个月后,一天深夜,“佛经印制所”右边的一座豪华饭店灯火通明。一会儿,一个伙 6park.com 计钻出来,掀起门帘,满脸通红的老人和印制所老板一前一后走出来。小伙计紧走几步,又 6park.com掀起“印制所”的门帘,老人和老板一前一后走进去。 6park.com套间内,桌案上,左边放着厚厚的一摞稿子,上面压着镇纸,镇纸的前后各露出一 6park.com 个“西”字和一个“记”字。右边是一小堆碎银子和老人的空褡裢。中间是端端正正的一纸 6park.com契约。 6park.com小伙计恭恭敬敬地翻着契约,向老人指点着几个地方。然后,小伙计把碎银子耐心地数 6park.com 了两遍,装进了褡裢。老板微笑着,看看老人,指了指契约的落款处。 6park.com老人点点头,闭上眼睛,好一会儿,才拿起笔,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吴承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