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之为中国版IIHS的碰撞测试,C-IASI从一经推出就引起整个汽车行业的关注。 C-IASI和美国的IIHS一样,属于RCAR组织(Research Council of Automobile Repairs)成员,测试方法也同美国的IIHS如出一辙。不同于五星批发部C-NCAP,采用更为严格测试方法C-IASI真正从消费者立场出发,从汽车保险视角对车辆进行测评。 车辆碰撞后对车内成员的损伤大不大,对车外行人的损伤大不大,车辆维修成本高不高,这些都是保险公司所最为关注的,同时也对消费者购买更安全车辆有着非常强烈的指导意义。并且它测试的都是国内上市的车型,不会出现美版IIHS测试结果非常好,在中国偷偷偷工减料去不被发现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C-IASI测试结果中,碰撞成绩并不好的那几辆车。 1、大众途观L25%偏置碰撞中A柱变形,侧面碰撞中B柱子的入侵量非常大。这两点导致车辆在事故中,驾驶舱的溃缩比较严重,对车内的驾乘人员就会有比较大的伤害。而同款的美版车在IIHS可是2017年顶级安全大奖,全部 G(优秀)评级的啊。 同宗同源的斯柯达科迪亚克甚至还能比途观的评分高上一些,可见途观在国内真是不愁卖,放任自己偷工减料。 2、宝骏510在批发五星的C-NCAP碰撞测试中都只能得到四星的宝骏510,测试结果出来之前就可以想象到成绩有多差了。为了缩减成本,宝骏510的车身强度远低于同类竞品。低价格的代价就是大概率获得劣等品。 我相信,即使是成绩垫底的宝骏510,并不是中国市场上安全性最差的车型。希望被撕下伪装的上通五菱,能够不要在以放弃安全性的做法来忽悠消费者,为国人的安全做出一些实事。 3、本田思域这个级别的当红炸子鸡,也有被揭穿底裤的一天。在美国版本思域侧面碰撞拿到满分的前提下,中规版本思域在侧碰的时候,B柱直接断掉了。B柱折断,意味着碰撞将没有任何阻拦直接插入驾驶舱,车上人员的安全性可想而知。 号称历史上最安全的车,车身扭转刚性较上一代提升25%,大量使用超高强度的钢材。这样的宣传攻势之下国产思域给出了如此不堪的碰撞成绩。偷工减料成为实锤的情况下还非要购买思域朋友,尽量选择1.5T的版本,并不只是为了三缸四缸的差别,至少有个侧气帘还能安全一点点。 4、奇瑞艾瑞泽5没有打算在国外上市的自主品牌车型,一般都不会对25%偏置碰撞做优化。奇瑞的艾瑞泽5就是其中之一,面对C-IASI突然来的25%偏置碰撞,猝不及防,没有侧气囊气帘让侧碰成绩得了差评。 记得当年艾瑞泽5还在媒体测评时候发生过友们踏板断裂的问题,想要过国内的国民家轿,还需要在质量和安全性中拿出更多的诚意。各个中国厂商估计下一代车型就会专门对于25%进行碰撞进行优化了。 5、现代领动就象我之前文章写过的,现代汽车一年不如一年。为了降价求生存,不能在消费者看得到的地方省钱,自然会在看不到的安全性上做文章。 偏置碰撞的时候,后门都出现了变形缝隙,车顶强度测试的时候,侧窗玻璃发生了破碎,这都说明领动碰撞时车辆的溃缩配置以及力量传到设计没有发挥到应该有的功效,力量甚至传到到了侧门之上。 6、起亚智跑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智跑,在海外市场2017年就已经被淘汰了。北美上市的换代Sportage,在国内被冠上KX5来销售。这个本应该被淘汰的车型,进行了一番整容之后,继续在国内市场上榨取剩余价值。这也是现代起亚集团一贯的做法。 主被动安全配置上的大幅减配,并没有带来价格降低多少,安全性却比美国版本降低了一个级别。注意,之类比的并不是新版本,而是比的美国2012年IIHS测试的老版本,仍然降低了一个级别,并且维修成本还偏高。 7、斯柯达科迪亚克虽然有途观L这个猪队友衬托,但稍微好一点的斯柯达科迪亚克仍然不是一辆安全的车型。其安全性也同样对不起其价格。低配车型只给了前排气囊,在这个时代这个价位的车型中,远远是不够的。 不过低速碰撞拿到了G的成绩,让科迪亚克在小刮小蹭的事故中还是显出优势的。这点倒是颇有那个“公路坦克”品牌的感觉。 8、江淮瑞风S3安全配置低,质量做工差,是这个级别很多车型的通病。也许购买这辆车的人并不太关心这些,但这些确确实实的在影响着你每一次出行的安全。正面碰撞30分的成绩,S3得了2.5分,并且气囊都没有爆炸。就这样,维修成本还到了车价的1/6,说明这辆车前部设计有着非常不合理的地方。 车辆整体结构设计会对车辆的安全性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不去直接抄袭国外品牌成熟优秀的设计,自主品牌确实很难做好这方面。每一个自主品牌都需要在这方面大踏步的前进才可以,而不是仅仅把外观做好看,搭配个什么智能大屏等等就能得到消费者青睐的。 9、别克GL8偏置碰撞中严重的A柱折断,侧面碰撞中B柱根部撕裂,单单看这两项,就足以认定这辆畅销中国的MPV,安全性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满分24分的维修部分得分,得了8分,也说明GL8不仅仅不耐撞,而且还维修贵。 国外的碰撞测试成绩也早就说明,别克GL8并不是一辆安全的车。在美国,GL8因为安全性太差而停产,但在中国,GL8作为现象级的MPV,依旧占用着非常夸张的市场占有率。这么一台重伤和死亡率很高的车型,还能如此畅销,和缺乏竞争对手有关,更合中国人对车辆安全的重视程度还不高有关。 10、比亚迪宋MAX同样是MPV,价格更低的比亚迪宋MAX的安全性就更差了。一来是没有做25%碰撞的优化,二来本身的结构设计就并不理想。25%偏置碰撞,结果成绩简直是不堪入目。假人头部位移过度,安全带的保护不够导致驾驶员身体前倾过度,车门打开进一步放大了伤害可能性。 侧面碰撞时候,断裂的B柱已经侵蚀到了距离驾驶员座椅中线1cm的地方,这说明侧面被50km/h的车辆撞击时候,B柱保护不了你的安全,而会直接危及生命。买车应该做的是要面子更要里子。之前写过的几篇关于比亚迪安全性的文章都被公关删掉。比亚迪厂商应该想想,是不是应该把钱花在车辆真实质量上,而不是舆论公关上。 11、三菱欧蓝德可能你以为三菱会很安全,其实并不是这样。欧蓝德在偏置碰撞的测试中,A柱变形较大,安全带束缚力度一般,让成员在碰撞中前倾明显,而侧面气帘为了省钱,比国外版本减短了一截,恰恰是这一截在偏置碰撞中保护驾驶员头部。 又是一个全球车型国产偷工减料的做法。不仅仅是偏置碰撞,还有侧面碰撞,车顶静压等,都比美版差了一个级别。这样的车型,也只能在销售的时候吹嘘自己发动机耐用了。 12、现代菲斯塔现代的中国特供车,宣传自己性能多好,但测试成绩发现,安全性能却远低于同级竞品。不仅仅是I-IASI,就连批发五星成绩的CNCAP,菲斯塔也仅得四星。这车还真是针对断B柱的思域进行研发的竞品,成功的在测试中折断了A柱。本来的一对王者,结果没想到是一对青铜。 这个A柱的折断,远远超过别的车型A柱的折弯程度。再加上后排乘客气囊、前后头枕气帘的缺失,将会导致车内人员在碰撞中严重受伤。现代的偷工减料,并不只在对全球车型的减配,更表现在对特供车型的降低质量之上。 总结买车的时候考虑车辆安全性,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并不是说上述车辆并不能买,而是希望你购买的时候能够清楚的认清自己购买的车辆安全性水平在什么位置之上。不要高估了它的安全性,也不要被销售的安全性广告所迷昏了头脑。 至于在中保研的测试中,哪些车的成绩好,更安全,值得相信。欢迎关注我们,后续文章和给大家进一步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