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辽东72名进士全部走上仕途 高入仕率极为罕见

 自由强国 2019-08-28
原标题:这份明朝辽东考卷为啥藏在清朝信牌套中
2017-03-08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王敏娜



明朝古画中描绘文科殿试的情形。

明朝科举考试情形(雕塑作品)。

信牌   “信牌”是清朝开国时期之物,牌身呈葫芦状,高约30厘米,宽约21厘米,厚4厘米。其主要用木板雕刻而成,并涂以彩绘。信牌上端有一小圆头,中间有孔,以备穿绳之用。信牌看似一块木板,实则是由两片木片合成,其中一木片上面刻有金龙等图案及文字,另一木片里面刻有圆形槽,内贴高丽纸,上书文字。宫廷信使以此为凭证,传递军中信息和获取必要的帮助。

夹在信牌套中的明朝试卷被剪去四角。


核心提示


  在辽宁省档案馆,有一份明朝嘉靖年间的辽东科举考试试卷,它的形状特殊,发现过程也极为偶然。


  研究人员发现,这份卷纸被塞进信牌套中是因为当时缺少棉花。而且,明朝时期,辽东的读书人需要到山东参加科举考试。后来,举子们上书嘉靖皇帝,科考的考场才改在了邻近的顺天府。


回复
1楼2017-03-08 19:17
      用宣纸替代紧缺的棉絮

      藏蓝色的竖格宣纸,漂亮的蝇头小楷……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着一份罕见的明朝嘉靖年间的科举考试试卷。

      这份科举试卷共两页,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令人不解的是,两页卷纸的四个角都被剪去很大一块,部分字迹以及红色印章遭到破坏,只剩下一个近似葫芦形的卷芯。

      试卷为何被剪去四角?记者在已退休的辽宁省档案馆研究馆员王天平那里找到了答案。

      王天平曾对这份科举试卷进行过研究。3月2日,王天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份明朝科举试卷是在1970年,沈阳故宫一位叫战孝忱的工作人员在清理库房物品时发现的。”

      战孝忱发现这份明朝科举试卷十分偶然。当时库房里物品非常多且杂乱,在整理时,他看到了一件破损的清朝人用的信牌(宫廷信使持有的象征身份的牌子,挂在腰间或是揣入怀中)。从信牌的外套破损处,战孝忱看到里面的填充物并非常见的棉絮等材料,而是一些宣纸,于是他就将宣纸取了出来。

      “战孝忱从信牌外套里取出来的这些宣纸中,就有被剪掉四角的明朝科举试卷。”王天平说,当时取出的还有其他的文书资料,但无一例外都被剪去了四角。

      “这些宣纸被剪去四角,主要与信牌的外形相关。”王天平如是分析。

      清朝的信牌呈葫芦状,大小也与成熟的葫芦相当,由木片精雕彩绘制成。信牌外套通常用羊皮制成,并绘有五爪青龙的彩绘。为了更好地保护信牌,外套都附有里衬,通常会填充棉絮之类的物品。在棉絮紧缺的情况下,只好将宣纸剪裁,来填充信牌的内衬。

      明朝辽东科举考试试卷被裁剪塞进信牌套中,与后金大败明朝相关。在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后金攻陷辽东都指挥使司所在地辽阳,掠获明辽东察院大批文书档案,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时将这些文书带往沈阳。

      后金迁都沈阳后,与明朝的战争还在继续,传达军令、催征粮草等信息传递十分频繁。此时,信牌显得尤为重要,信使只有亮出带有“皇帝信牌”字样的信牌才能畅行无阻,而且当地官员也会给予必要的保护和方便,比如喂养、更换马匹,提供饮食等。

      凭十三副铠甲起家的后金,当时各种物品极为匮乏,棉絮对他们来说更是紧俏物资。因此在制作信牌时,他们便用从辽阳掠获的宣纸当作棉絮的代替物,填充在信牌外套中。

      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信牌外套被磨破,填充的明代科举考试试卷和其他文书却被保存了下来。


    2楼2017-03-08 19:19
        红色印章显示试卷出自辽东

        最初,沈阳故宫博物院并不知道信牌中发现的明朝文书中含有一份明朝的科举试卷,只当这些都是公文,将之和其他的明朝纸质文书一并转交给了当时的东北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的前身)。根据档案来源原则,辽宁省档案馆将其称为信牌档。

        “仔细研读这些明朝文书时我们发现,其中有两页形状特殊的宣纸上,写的是一篇论说文,题目是《论窃负而逃》,而且文章开篇就阔论:圣人不应仰仗帝王之尊而盲目、随意废止治理国家的法典和父子间的情缘,这一点应是君子所牢记的。之后,考生便说破题目要义是‘窃负而逃’,并旗帜鲜明地表述了遇到问题和困难要正视它、要积极应对,回避和逃避是不可取的。这是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固定格式,由此我们判断其是明代科举考试的试卷。”王天平说,明朝的科举考试,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完全从“四书五经”中出题,要求考生必须用“八股文”体答题。

        时至今日,这份明朝科举考试试卷的答卷者姓甚名谁、考试结果如何,已无法考证,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该试卷出自辽东。试卷下方的红色印章虽被减掉了一部分,但“辽东”的字样仍依稀可辨。

        王天平介绍说:“明朝留存的档案资料十分有限,全国的明档不过4600余件。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明档虽然占国内现存明档的1/4左右,但是其中明代辽东科举考试试卷仅此一份,其价值不言而喻。辽宁省档案馆所藏明朝档案的年代,从明洪武年间到崇祯年间延续200多年。其中以嘉靖和万历两朝居多,此件明朝科举考试试卷为明朝嘉靖年间会考试卷。”


      3楼2017-03-08 19:20
          辽东人只能去邻近省份参加科考

          明朝辽东科举考试试卷为史学专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

          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郭培贵致力于明朝科举制度研究多年,并撰写了《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

          在郭培贵看来,明代辽东的科举考试别具特色。“最初,辽东的科举考试只有科考,没有自己独立的乡试。”

          明朝科举三年一开科,共分五级:科考、乡试、会试、殿试和庶吉士考试。科考是确定考生参加乡试资格的考试,即考生只有科考中式,才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中式者获得举人功名,具有了入京参加会试的资格;如会试下第,则具有入国子监成为国子监生,经肄业和历事获得选任小京官和地方知县以下官员的资格;会试中式,则具有了参加殿试的资格,可按成绩分别获得一、二、三甲进士的功名。

          “明朝具有举行乡试资格的单位是‘两直隶十三布政司’,但辽东当时只设都指挥使司,并未设布政司和按察司。为此,明朝时期辽东没有单独举行乡试的资格,通过了科考的辽东考生只能按制到邻近省份参加乡试。”郭培贵说。

          在嘉靖十三年(1534年)之前,辽东考生主要到山东去参加乡试,从旅顺口坐船差不多一日便可到山东的蓬莱。后来因明朝政府推行海禁政策,生员们只好走陆路经山海关到山东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

          “然而,嘉靖十年(1531)发生了一场变故,辽东考生不再到山东考试。”明清史专家、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张士尊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典故。

          那一年,辽东考生徐潮等人前往山东参加乡试,六月就已起程,闰六月入关,但因赶上连绵雨天,道路泥泞难行,众考生直至七月才赶到山东的考试地点。在赶路时,很多人感冒生病,因此没能坚持考试。徐潮等少数考生虽然坚持考完试,但因长途奔波劳累,也只是勉强写出一篇文章。当年,只有一位叫韩玮的考生中式。

          徐潮等人倍感冤屈,因此上疏皇帝称:“念臣等由辽东以至山东,往返六千余里,跋涉四个月余,辛苦万千,难以尽诉。”

          徐潮等人请求允许辽东生员就近顺天乡试。同年十月,朝廷批准,自嘉靖十三年开始实施。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七月,明廷又专为辽东士子增加顺天解额五名,且为保证所增名额全部用于录取辽东士子,而规定在辽士的试卷上加‘边’字号。”郭培贵说,“这主要是考虑到当时辽东地处边远,经济、文化、教育落后,因此实行这样的优惠政策。与其他地方相比,明代辽东进士数量较少,只有72名,而浙江的进士有3423人。明后期辽东边境战火不断,考出进士就更加不易了。”

          不过,明代辽东进士虽少,但他们的表现皆是不凡。

          据郭培贵考证和统计,明代辽东72名进士全部走上仕途,担任京官或地方官,如此高的入仕率是极为罕见的。其中,任京官者自尚书至行人共30名,占总数的41.67%;任地方官者自布政使至知县共42名,占总数的58.33%。

          (本文图片来源于相关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