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一场意外让花季少女康枝英高位截瘫;8个月后,她举起了胳膊;两年的时间,她学会翻身坐立;6年后,她重新站起来…… 200次臂力拉环、400次腿部滑轮拉环,是每天早晨康枝英的“功课”,“永不放弃”、“自强不息”,在呼市武川县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房间内,两幅字画贴在墙上显眼的位置,康枝英笑着说这是激励自己的“良药”。 不幸降临 1983年,康枝英出生在武川县西乌兰不浪万成店自然村,父母务农为生。2005年年中,22岁的康枝英应聘到当地一家铁矿厂当化验员,就在她憧憬未来的生活时,厄运降临…… 2006年1月17日,康枝英去单位领工资的时候,单位将一辆闲置的电动车配给康枝英。“我在铁矿前面的一条小路上,骑着电动车下坡,前后刹车相继失灵,我直接撞到旁边的石头上。”昏迷后的康枝英,被赶到的父亲送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抢救和诊断,康枝英颈椎5—6粉碎性骨折,造成高位截瘫。 “脖子以下都不能动,瘫在床上,吃喝拉撒全得别人帮助。”那时的康枝英异常绝望,甚至想到了死。 父爱奇迹 “再也站不起来了……”在听到医生对女儿病情的分析后,康吉贵懵了。“我那时就想着,我闺女怎么能一辈子瘫在床上,我得做点啥。”这个一辈子务农为生的男人“站”了出来。 在询问了多个中西医后,康吉贵决定试试针灸疗法,“我一开始就去一些老中医的门诊,看人家咋扎针,后来就买了挺多医学书,自个儿琢磨。” 说起那时的情形,康枝英至今还记得,父亲的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怕伤到我,他先在自己身上试验。”之后,康吉贵又到康复医院义务打工,学习按摩知识和研究康复医院的康复器械。 在康枝英瘫痪后,每天早晨5点,康吉贵就开始给女儿针灸加按摩。为让女儿早日康复,康吉贵动手做了几十种康复器械。 在康枝英床的上方,两根铁链拴着两根绳子,绳子的下端分别有一个把手,铁链的旁边是一个滑轮状的绳索。“这个是练臂力和腰力的拉力环,这个滑轮拉环是练习腿部、腹部、臀部,还是哑铃、站立架、拉力架、坐站立双用床,都是我父亲用废弃的材料做的。” 自我奋斗 在父亲的帮助下,两年以后,康枝英终于学会了翻身和坐立。6年后,她终于站了起来。 2012年,康枝英考上华东师范大学,“在网上进行学习还自学了学校发的教材。”三年后,康枝英顺利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拿到教育学(小学语文)大专毕业证书。 2015年7月,康枝英历时3年写成21万字的自传体励志小说《爱,赐给我站的力量》,“书里面主要写我如何在父亲的帮助下坚强起来,如何进行功能训练又站立起来,还有一些心路历程,以及社会上对我的帮助等。”张海迪、叶广芩、陈鲁豫、阿丘等共同为这本书题写了推荐语。 “我现在已开始写第二本书,预计十五六万字,现在已写了2万字左右。”从今年年初,康枝英开始着手创作第二本书,她说主要是写一些这些年的感悟和心路历程,“我以后应该会沿着写作这条路走下去,写一些对人生的思考探索的书籍,还有一些诗歌类的吧。”康枝英告诉记者。 2010年,康枝英曾开通了一部心灵热线,通过电话将自己的康复经验告诉与自己类似的残疾人,开导他们让他们重拾生活的勇气。 目前,除了每天坚持功能训练和写作外,康枝英现在还有一项“工作”——回复“病友”和网友们的留言。 “类似我这样情况的病人,全国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微信、QQ联系到我,向我询问康复锻炼的方法。”康枝英把自己锻炼的图片、视频发给对方,把自己的康复经验一一分享给他们。“后来搬到廉租房后,电话就换了,现在主要是通过微信和QQ跟他们交流。” 康枝英说,这些年来她遇到许多帮助过她的好心人,她相信是父爱和社会大爱,创造了奇迹,赐给了她站起来的力量,所以,她要用她的爱来回报父母、回馈社会。(记者齐晓英) |
|
来自: 一博cqizl70it6 > 《残疾人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