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PA,MIRA, MPA三大国际手机摄影大赛中都获得了奖项之后,我开始反思和整理摄影思路,也一直在探寻一套高度集中,并且能触及影像美的本质的规律——太想净化眼睛和视觉了。 在三大国际手机摄影大赛中都获得了奖项之后我开始反思和整理摄影思路也一直在探寻一套高度集中并且能触及影像美的本质的规律太想净化眼睛和视觉了 什么是极致? 什么是极致 我认为是将“摄影的骨架”暴露出来,以获得更为极致、简练、放松的画面。这至少是视觉的极致。 我认为是将摄影的骨架暴露出来以获得更为极致简练放松的画面这至少是视觉的极致 我们通过“做减法”来探寻手机摄影的视觉极致。 我们通过做减法来探寻手机摄影的视觉极致 / 大 大 胆 胆 舍 舍 弃 弃 / 来看看这一组照片。 ▲ 韩松/摄 iPhone 7p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这是莫斯科地铁站——那一系列以华丽和优美著称的地铁站。我自己设定的主题就是表现恰到好处的灯光和优美极致的几何感,所以在这一组照片中看不出“华丽”“色彩”等更为直观的现场感受,而表现的是有目的性的,经过主观提炼的,自己想要表达的那一部分。 这是莫斯科地铁站那一系列以华丽和优美著称的地铁站我自己设定的主题就是表现恰到好处的灯光和优美极致的几何感所以在这一组照片中看不出华丽色彩等更为直观的现场感受而表现的是有目的性的经过主观提炼的自己想要表达的那一部分 下面是几张大图。 下面是几张大图 ▲ 韩松/摄 iPhone 7p 韩松摄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 韩松/摄 iPhone 7p 韩松摄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 韩松/摄 iPhone 7p 韩松摄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 韩松/摄 iPhone 7p 韩松摄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 韩松/摄 iPhone 7p 韩松摄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 韩松/摄 iPhone 7p 韩松摄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莫斯科地铁站之光 而一般人在地铁站所见到的场景是这样的(单反拍摄,©David Burdeny): 而一般人在地铁站所见到的场景是这样的单反拍摄 好吧虽然是很美,但是这里我主要还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所能见到的东西,和摄影要表达的东西是两回事。如果每一张照片都是地铁站的大全景,那么上面一组以几何和光晕为主题的照片自然不存在了。 好吧虽然是很美但是这里我主要还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所能见到的东西和摄影要表达的东西是两回事如果每一张照片都是地铁站的大全景那么上面一组以几何和光晕为主题的照片自然不存在了 拍照有两层意思:你所见的,不全是你所要拍的;你所要拍的,必和你所见不同。 拍照有两层意思你所见的不全是你所要拍的你所要拍的必和你所见不同 / 最 最 简 简 单 单 的 的 形 形 式 式 / 最简单的形式有很多中表现方法:将单个元素放在画面正中是最简单的形式,对称是最简单的形式,干净的几何形也是最简单的形式,将这些做到了,手机作品的画面也就有“极致的感觉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过分看重摄影的创新性了。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拿起手机拍出干净的、干练的、优美的图片即可。而这些用最简单的表现形式就能实现。 最简单的形式有很多中表现方法将单个元素放在画面正中是最简单的形式对称是最简单的形式干净的几何形也是最简单的形式将这些做到了手机作品的画面也就有极致的感觉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过分看重摄影的创新性了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拿起手机拍出干净的干练的优美的图片即可而这些用最简单的表现形式就能实现 最简单的形式有多简单?来看看这些照片: 最简单的形式有多简单来看看这些照片 简单到寥寥几笔。 简单到寥寥几笔 ▲ 韩松/摄 iPhone 7p 韩松摄 简单只以两点来表现城市。 简单只以两点来表现城市 ▲ 韩松/摄 iPhone 6s 韩松摄 简单到拍雪山,只表达它的十分之一。 简单到拍雪山只表达它的十分之一 ▲ 韩松/摄 iPhone 7p 韩松摄 ![]() 简单我不去思考情节。 简单我不去思考情节 ▲ 韩松/摄 iPhone 7p 韩松摄 ![]() / 去 去 色 色 / 并不是每一张照片都适合用颜色来表达,在合适的时候,用黑白来表现照片,减去多余的颜色干扰,多思考取舍,能将一些场景感表现得更加极致。 并不是每一张照片都适合用颜色来表达在合适的时候用黑白来表现照片减去多余的颜色干扰多思考取舍能将一些场景感表现得更加极致 当时草地很美?厚厚的云层也很美?郁郁葱葱的树也很美?但是我认为表现剪影就可以了,这样才能凸显高大树木和情侣二人之间的尺度关系张力,否则颜色的乱入,会破坏要表达的东西。 当时草地很美厚厚的云层也很美郁郁葱葱的树也很美但是我认为表现剪影就可以了这样才能凸显高大树木和情侣二人之间的尺度关系张力否则颜色的乱入会破坏要表达的东西 ▲ 韩松/摄 iPhone 6s 韩松摄 ![]() 日本:二人组照 日本二人组照 要表达的,仅仅是几何形和毛玻璃透过的朦胧,那么我便淋漓尽致表现之,颜色与我何干? 要表达的仅仅是几何形和毛玻璃透过的朦胧那么我便淋漓尽致表现之颜色与我何干 ▲ 韩松/摄 iPhone 6s 韩松摄 ![]() 成都:太古里 成都太古里 / 减 减 掉 掉 多 多 余 余 创 创 新 新 / 还是这一组情侣照片,其实拍摄的就是一次普通的日本旅行,没有刻意凹造型,矫揉造作,腻腻歪歪,给人一种很“轻松愉悦”不做作的感觉。没有多余的创新,那么是靠什么使照片成立呢? 还是这一组情侣照片其实拍摄的就是一次普通的日本旅行没有刻意凹造型矫揉造作腻腻歪歪给人一种很轻松愉悦不做作的感觉没有多余的创新那么是靠什么使照片成立呢 普通地走过一条路的场景,靠的是人、路、草地之间点线面的合适关系。 普通地走过一条路的场景靠的是人路草地之间点线面的合适关系 ▲ 韩松/摄 iPhone 6s 韩松摄 ![]() 日本:二人组照 日本二人组照 普通地站在朱红色的木窗格面前,靠的是红色背景衬托下简练的“图形衬底关系”。 普通地站在朱红色的木窗格面前靠的是红色背景衬托下简练的图形衬底关系 ▲ 韩松/摄 iPhone 6s 韩松摄 ![]() 日本:二人组照 日本二人组照 普通地站立,靠的是对称式构图和大场景与人物之间的比例张力。 普通地站立靠的是对称式构图和大场景与人物之间的比例张力 ▲ 韩松/摄 iPhone 6s 韩松摄 ![]() 日本:二人组照 日本二人组照 普通地俯视拍摄,靠的是利用旋转楼梯形成的引导线构图。 普通地俯视拍摄靠的是利用旋转楼梯形成的引导线构图 ▲ 韩松/摄 iPhone 6s 韩松摄 ![]() 日本:二人组照 日本二人组照 简单不过的场景,靠的是绿色背景对白色人物的衬托。 简单不过的场景靠的是绿色背景对白色人物的衬托 ▲ 韩松/摄 iPhone 6s 韩松摄 ![]() 日本:二人组照 日本二人组照 三分法、对称、引导线构图,端正的手机,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得到最明快的照片。 三分法对称引导线构图端正的手机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得到最明快的照片 / 减 减 掉 掉 多 多 余 余 后 后 期 期 / 后期谨慎,只用VSCO中少量几款滤镜,调得最多的依然是“亮度”“饱和度”“对比度”“阴影”“高光”等几项基础的参数。 常见的充满可玩性,但却并不适合摄影本身的后期方式有浮夸的复古滤镜、莫名其妙的边框相框和拼图、不合时宜的加字。 如果加字,那是在做一个平面设计,不在摄影的讨论范畴。但绝不可能一张照片本身通过加字就提升了观赏价值。 这几条建议当然不会成为拍摄最极致的手机摄影的金科玉律但确实是每个手机拍摄者特别是非专业摄影师可以参考的练习法则当我们大刀阔斧地斩去为技巧而技巧为创新而创新的冗余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回归对摄影骨架的搭建 当一张照片抛开颜色、情节、创意和后期的包装,留下的骨架也足够美,那么我想这就是手机摄影的极致了吧。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手机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