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不买衣服,我明白了这几条道理

 乐乐温馨小书屋 2019-08-28

·  正  ·  文  ·  来  ·  啦  ·

去年的9月21日,我在豆瓣上开了一个相册,名字叫做《365天,不买不会死》,那时候我想测试一下一年不买衣服会是什么样子。
转眼间又慢又快的一年就真的要过完了,下面我简单来为自己的这个flag做一个复盘和小结。

首先,当初立下这个flag的初衷是,我觉得我的衣服真的太多了,每个月都在往外送,但又疯狂的在买,于是我想看看,如果回归到基本生活的话,到底需要多少件衣服?
所以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我对自己的测试,当然,我也没对自己有太高的期待,我猜到万一我抓心挠肝特别想买的时候,我要怎么办?
于是我给自己设置了10件衣服的购买机会,做为自己对自己好的方式。

因此我有了第一条总结:
01.定计划的时候,要给自己留出备选方案,明确自己的目的。

总结了目标和制定计划之后,接下来我按照四个季度来回顾。
9、10、11,大家可以看下图片的时间,还有我的穿搭记录。
这个阶段的穿搭还算是比较用心,也比较有成就感。
小单品的应用也比较多,比如帽子、领带、眼镜等。

这三个月是计划执行最严格的时候,每天拍照做记录,而且照片我标注了日期和倒计时时间。
截止到12月5日的时候,我用掉了自己的三次服装购买机会。
购买的分别是内搭的短T,以及一套居家服,还有一个马甲。

9月到11月属于北京的秋天以及初冬,这个阶段是服装搭配的高发时期,因为穿搭穿搭,就是要单品多,才有可能穿搭出效果。
我在这个期间开始自己的各种单品穿搭的记录,同时也开始淘汰衣服,淘汰的衣服都在网络上送给乐意接收二手衣物的网友。
而大部分衣物被送走的原因是,尺码不合适,穿着视觉效果不佳,以及单纯觉得不想再看见。

总结一下:
02.过于鲜艳和花哨的颜色会让你紧跟流行,但要控制它们的比例,因为它们往往也是最容易被淘汰的。


进入12月之后,天气开始变冷。穿搭的热情也下降了。
一方面是……冬天来了,人很容易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太冷了,能穿的就很有限,黑白灰颜色最保险,也最容易无聊。
可以看到我这时候还在用深秋的一些衬衫做单品穿搭,但是越是希望在颜色上不一样一些,越是容易翻车。
比如上面图二、三的花衬衫以及黄衬衫,真的是一言难尽。
最后一张的橙色衬衫也真的是……

相反那件黑色半高领搭配格子西装外套是真的很好看,但当时我的已经非常烦躁了,特别讨厌黑白灰的配色。

现在想想大概的主要原因是,每年的年底任务都特别重,年度的总结,明年的计划,以及年会。

尤其是我们部门又是年会的主要负责人,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几乎都是【过劳肥】。

特别希望在服装的颜色上对自己起到补偿,甚至是点燃的作用。

因此很容易就乱了章法。

尽管明白黑白灰的搭配最保险,却任性极了,不希望走寻常路。

加之12、1、2,这三个月算是北京比较冷的月份,而此时的服装几乎都是大衣或者羽绒服为主,满大街看上去大家都穿的像狗熊一样。

真的是心情无法放光芒啊~~

于是这也导致2月底就超标了,购买的单品数量到达了12件。

也算是报复性补偿消费了。

小结一下:

03.服装有时候的确是心情的产物,我们大部分在乱穿的时候,其实是希望在心里获得某种补偿。


3、4、5三个月过的比较两极,一方面是更换了工作,所以服装几乎以偏保守为主。另外一方面在调动情绪和寻找目标当中来回游移。


之后处理家事,后来选择辞职后,北京的天气也就开始热起来了。

没有了上班的场景后,反而选择了停止买衣服。

可见衣服真的是社交场合的产物。

这时候购买的服装单品累积到17件,比原来的目标超过7件。

由此可见原本定计划的时候还是低估了自己。

小结一下:

04.服装更多时候是为了社交场景服务,一旦脱离了社交场合,服装的风格和存在的意义就会减弱。



6、7、8,这个三个月平和了很久,一方面是因为每周出门的时间大部分是1-2次,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夏天真的很热。

不穿衣服都出汗啊~~能有穿搭的时候就是T恤+大短裤。

这个夏天算是我人生最难忘的夏天,穿了一夏天的T恤配短裤,哈哈~~

在进入7月的时候购买出现了报复性反弹,现在想想有可能是7月是我的生日月,我觉得要对自己好一些,入手了三件国风改良的衣服,以及四件淘宝上的所谓的棉麻质地的国风服装。

就是那种宽袍大袖穿起来仙气飘飘的衣服,可夏天穿在身上真的捂汗,便宜的价格对得起它糟心的质量。

8月初迷恋上了速干类型的运动衣,一方面和自己购买了健身私教课有关,一方面也可能是遇到了李宁这个运动品牌打折,一口气买了七件运动短袖,自此购买单品数量飙升到31件。

看来真的冲动是魔鬼啊!

8月中身材变得结实了一点,线条变好了,入手了两件zara打折的外套。

至此,年度购买单品33件,或许应该算终结了吧~~

对了,昨晚又下单了两件衬衫和一件夹克。

嗯~~36件了~~~捂脸。

小结一下:

05.服装的购买欲望会因为身材和心情的变动而浮动,购物场景的增加会增添购买几率,下次再定计划我大概就知道,如果按照一年来算的话,36件衣服会成为我的参考基数。


最后我的一些小的体会和总结:

06.我们始终要明白,衣服是穿给别人看的,因此穿衣服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别人以为的那个你】和【你希望成为的这个自己】当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07.比起服装的搭配以及风格来说,了解自己以及懂得自己更重要,要多多审视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利用服装去凸显,然后尽量遮蔽自己的短板。

08.服装搭配一类的书是非常有必要看的,尤其是一些原理性的内容,会让你逐渐找到自己的服装坐标。如果能从材质、剪裁、廓形上区分,即便是同样的白裤子,你也能看出区别。

推荐《基本穿搭》这本书,对我很有用。

09.如果你是个上班族,对你来说最好的穿搭法则就是买衣服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件衣服我能在什么场合下穿?一般来说你的【上班穿的衣服】和【纯私人的衣服】的比例应该是7:3或者8:2比较合适,所谓的同事聚会以及同行碰头你也不可能穿着太过休闲。

10.大部分人乱穿,是因为真的很想做自己,但如果你把服装当做是自己的第一张【印象名片】,也许你就会善待它们,虽然我冬天非常讨厌那件偏保守的格子西服配黑色高领,但它的确是面试神器,很出众。

12.与其纠结服装的颜色和花纹,不如多学学服装的材质,以及现场看一下服装的廓形,这些会更重要。

13.一件衣服是否有性价比,是看这件衣服洗过之后是否变形,或者是否需要熨烫而得来的,难打理的衣服,再便宜都不要买,你只是买了麻烦。

14.不是说廉价的衣服不要买,而是便宜的衣服真的穿不太出很贵的样子,尤其是在你没有掌握基本的穿搭法则之前。

15.长袍马褂啥的,挺挑人的,买之前真的建议去试试,穿出门需要挺大勇气的,嗯……年纪越大的人,还是不要穿全套纯国风,很容易像戴上手串的大爷,虽然我自己感觉挺良好的,但同学的反馈是出奇的一致。哈哈~

16.你的样子,是你自己决定的。掌握了基本之后,再做提升,会好过你一直希望追求风格,最后变得不伦不类。

最后.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很多衣服,节制,有时候是一种更高阶的自律,而一步一步懂自己,也是了解自己的一个过程。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自己,爱自己。

祝安
我是 小川叔
地球和我都爱你
(づ ̄3 ̄)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