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蒲公英巧用

 渐近故乡时 2019-08-28
蒲公英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为多年生菊科植物类,使用时带根叶全草入药。

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能化热毒,除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外,其基本是万能药。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清肝明目、消肿散结之功效。

常用配伍

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同用治疗乳痈;与大黄、牡丹皮同用治疗肠痈腹痛;与鱼腥草、芦根同用治疗肺痈吐脓。

与柴胡、大黄、黄芩同用治疗湿热黄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配伍治疗膀胱湿热引起的小便涩痛。

与夏枯草、黄连同用治疗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

治疗病症

通过配伍,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炎症,如乳腺炎、结膜炎、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阑尾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及前列腺炎等。

除此之外,蒲公英也可用于治疗足癣、毒虫蛰伤、痔疮、便秘、高血脂、银屑病、扁平疣、痤疮等疾病。

单品妙用

1

蒲公英100~150克熬水,1天1剂,可治湿热型便秘。

2

干蒲公英研细末,用75%酒精调糊状敷局部, 然后包扎,每日换药,已破的创面敷周围,中间留一小洞,引流,可治多发性疖肿。

3

鲜蒲公英120克(如无鲜者可用干者60克),水煎2碗,温服1碗,余1碗乘热熏洗,一般1~3次即可治愈,可治急性结膜炎。

4

鲜蒲公英60克,洗净泥土,水煎两大碗, 加适量白糖, 频频服之,每日1剂。连服5剂,可治“肾虚而膀胧有热”引起的小便频数而涩痛,滴沥不断。

5

鲜蒲公英20克,捣碎,加鸡蛋清1个,白糖少许调成糊状,每日1次,外敷患处,可治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6

蒲公英根,捣烂,用纱布挤出汁,放入容器内,加入冰片少许。烧烫处清洗消毒后,将上述药液涂于患处,每日3次,可治烧、烫伤。

7

鲜蒲公英叶50克,捣烂取汁液,涂于患处,并用医用消毒棉纱固定,每隔6小时换1次药液,连续外敷3天,可治皮脂腺囊肿急性感染。

8

鲜蒲公英全草,捣烂,用布过滤,取汁涂抹在疣上,日涂3~5次,3~5天,疣即可萎缩脱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