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秘证治探幽

 逸农农 2019-08-28

湿秘是由于湿邪阻滞大肠而导致大便黏滞不爽、排出不畅的病症,属于便秘之一种。湿秘病名首见于宋代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大便门》,其言:“夫五秘者,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是也。”而究其病因,诸家各有论述,最早可追溯至《素问·至真要大论》,其曰:“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大便难。”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云:“湿秘……湿岂能秘?但湿之不化,由气之不行耳。气之不行,即虚秘也,亦阴结也。”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下焦》第五十五条言:“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第五十六条言:“湿凝气阻三焦具闭,二便不通”。尽管古代典籍中对湿秘早有记载,然而现阶段中医内科学教材以及相关的中医诊疗指南少有提及,但近些年来,湿秘在临床上颇为常见,本文对其临床证治作一初步探讨如下。

4)ADC采样序列转化完成,进入中断处理,连续10次采样后,对每个通道10次采样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滤波;通过参考电压ADCINA0和ADCINB0来计算Gain和Offset的值;最后由这两个参数来自动校准其他通道的采集信号。

1 湿秘的病机特点

湿秘的主要原因就是湿滞,此外有气滞、脾虚、化热之病理变化,其关系是湿阻则气滞;脾虚易为湿困,湿困则易伤脾;湿郁易化热,则成湿热证。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所谓黏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性,故湿邪为患,易为湿滞。湿滞的病位在脾,因脾为湿土,而同气相求,故湿必归于脾。湿滞的基本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运化障碍。脾为湿土,其性喜燥恶湿,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浊,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则脾为湿困,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而致脾胃运化失职,肠腑传导失司,腑气不通,则大便黏滞不畅,脘腹胀满不适等;湿性黏滞,故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此外,湿秘病理因素还有气滞、脾虚、化热等,均与湿滞有密切关系。湿邪黏滞,故湿盛易困遏气机,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大便不通候》谓:“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壅塞不通也”,《金匮翼·便闭统论》亦云:“气内滞,而物不行也”,气机阻滞,升降失调,肠道腑气不通,致大便不畅。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曰:“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故湿邪常易困脾,致脾气亏虚、脾阳不振之脾虚证,脾虚则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水湿中阻,湿邪黏滞,致大便黏滞不畅。同时,湿郁可化热,成湿热之证,湿热蕴结,既可困阻脾胃,亦可下趋肠道,致肠道湿热不散,秽浊蕴结不泄,大便黏腻不爽。

综上所述,湿秘多由湿邪阻滞所致,并易与气滞、脾虚、化热等相兼而见,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关系密切,病性多为虚实夹杂。

2 湿秘的证候特点

湿秘患者常以大便黏滞为主诉前来就诊,其大便并不干燥,有时还溏稀,易被误诊为“泄泻”,其实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泄泻”之便稀而不黏,且排出容易,而湿秘之便溏而黏滞,排出不畅。湿秘也不同于“痢疾”,“痢疾”之便有黏液脓血,且有里急后重之症状。临床上,湿秘常有以下特点,一是大便黏滞,湿性黏滞,故湿邪为患,肠腑传导失司,致大便黏滞不爽,滞涩不畅。二是缠绵难愈,湿秘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如《温病条辨·上焦篇》谓:“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三是变证较多,湿邪困阻脾胃,致其运化失司,升降失常,故常可出现脘腹胀满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湿邪化热,困阻于内则可见心烦胸闷;蒸达于外则可见身热不扬;热邪伤津,则口干渴,尿短黄;若伴有气滞,则常有腹部及胁肋部胀满疼痛,且可攻窜不定;若为脾虚湿困,则多伴面色无华,消瘦,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无力等;在舌脉上,湿秘往往是舌红或淡红,苔或白腻或黄腻,脉多濡数或滑数。

1.4.3 试样质量m的不确定度urel(m) 天平校准证书标明校准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 mg,包含因子k=2,因此其标准不确定度应为0.05 mg,称样量为0.2 g,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3 湿秘的治疗原则

3.1 健脾祛湿

湿秘以湿邪为因,腑气滞而不通为标,故当以祛湿导滞为治疗原则,李东垣在《脾胃论·肠澼下血论》中言:“如大便闭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而有白脓,或少有血,慎勿利之;利之则必致病重,反郁结不通也。以升阳除湿防风汤举其阳,则阴气自降矣。”故对湿秘的治疗,重点在祛湿。祛湿有化湿、燥湿、渗湿等法,《本草纲目·十剂》言:“风药可以胜湿,燥药可以除湿,淡药可以渗湿……湿而有热,苦寒之剂燥之;湿而有寒,辛热之剂燥之。”故风药、燥药、淡渗药在祛湿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根据湿邪的热化与寒化,予以苦温燥湿、苦寒燥湿治法,并佐以芳香化湿、淡渗利湿之品;同时对于兼夹气滞、脾虚、化热的不同而予以理气、运脾、清热之法治疗。

2.2 两组患者的鼓室图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鼓室图A型恢复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2,P<0.05),见表1。

3.2 理气通腑

湿秘是便秘的一种特殊类型,除健脾祛湿外,尚要理气通腑,只祛湿腑气仍不通,只通腑则湿仍滞而不去,只有将祛湿与通腑结合应用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湿秘之通腑气,若润下之则助湿,攻下之则伤正而湿不除,唯理气通腑与祛湿合用最宜。理气通腑常用厚朴、枳实、大腹皮、虎杖等,尤以枳实、虎杖常用,笔者常以枳实、虎杖配合使用,达理气通腑之目的。枳实苦、辛、酸,温,归脾、胃经,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不通。《药品化义》言:“枳实专泄胃实,开导坚结……通便闭,非此不能也。”

4 湿秘的辨证治疗

4.1 湿阻气滞证

由于湿邪阻滞气机,腑气通而不畅所致。表现为大便黏滞而排出不畅,脘腹胀满,舌淡,苔薄白,脉弦滑。治疗可用理气燥湿之法,《医经溯洄集·小便原委论》曰:“水者气之子,气者水之母。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故气机的通畅,对于水湿的运化颇为重要。清代柳宝诒言:“治湿热两感之病,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热从气化,庶几湿热无所凝结。”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拟三仁汤来除解湿温,其中之法便是宣畅气机,使三焦湿热上下分消,气行湿化,以清利湿热。笔者认为此种病情,常选用理气调中药物如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白豆蔻等,因此类药物多辛苦温而芳香,味辛能行,味苦能泄且燥湿,性温能通行而化湿,芳香亦可化湿,故对于湿邪阻滞者颇有成效。

4.2 脾虚湿阻证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是故脾胃在人体津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脾虚不运,湿停阻滞,或湿滞于前,而后损及脾胃,均成脾虚湿阻之证,表现为大便黏滞而排出不畅,脘腹胀满,食少,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弱。治疗宜健脾化湿,尤以健脾为要。如《证治汇补·湿症》曰:“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脾主运化,为气机升降之枢,气行则水行,故脾虚湿困时,健运脾气,以助运化,更有利于湿邪的祛除,并且大肠主津,亦离不开脾的作用,脾气健运,气机升降正常,则肠腑通畅,大便黏滞之性可缓。笔者体会,健脾常选用药如党参、太子参、白术、苍术、黄芪等,此类药物性多甘温,善入脾胃,以补其虚;化湿药则多用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等,此类药物性多甘淡,淡能渗泄水湿,善解水湿中阻之患。脾虚可生湿,湿盛可致脾虚,故健脾与化湿常需同时进行,方可标本兼顾。

4.3 肠道湿热证

由肠道湿热蕴结所致,表现为大便黏滞,脘腹胀满,口干口苦,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治疗应清热祛湿,叶天士在《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中言:“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而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选用宣清导浊汤、半硫丸治疗湿热便秘。故笔者结合临床认为,当湿热蕴结之时,清热祛湿为其治疗之法,这一治法需要注意清热燥湿药物与淡渗利湿药物相结合,湿热相交,如油入面,往往单纯的清热或祛湿不能将湿热去除,因为清热的药物往往为寒凉之品,会伤及人体阳气,阳气耗伤,运化水湿之力更弱,湿邪愈加难除,而清热燥湿药物如黄连、黄芩、苦参、秦皮等,往往具有苦寒的性味,寒能清热,苦能燥湿,因此其去湿热之力更佳:淡渗利湿药物如猪苓、茯苓、泽泻、滑石等,多有甘淡之性,淡能渗泄水湿,且多归膀胱、小肠经,可以助湿邪从小便分消,利小便以实大便,从而减缓大便黏滞之性,使其排出通畅。

5 典型病案

邹某,男,61岁。2018年3月8日初诊。

患者因大便反复黏滞而排出不畅20余年前来就诊。自诉大便黏滞,每日6~7次,排便不通畅而费力,有排不尽感,平素易疲倦乏力,易生闷气,伴有腹胀满,腹凉感,食欲稍差,眠可,小便调。舌淡红苔黄腻,脉缓滑。2月1日肠镜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便秘。中医诊断:湿秘。辨证:脾虚气滞,肠道湿热。治疗:健脾理气,清热燥湿。处方:

太子参20g,姜半夏9g,黄连6g,黄芩10g,干姜6g,甘草6g,姜厚朴10g,麸炒枳实20g,虎杖15g,陈皮10g,瓜蒌30g,麸炒神曲10g,麸炒白术15g,防风10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硬件方面,生均用地、实训实践基地及功能用房严重不足。如云阳职教中心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分别为15.4m2和14.7m2,远低于33m2和20m2的国家标准。师资方面,总量不足,专任教师生师比18.2∶1,低于普通高中生师比16.55∶1;结构不优,高级双师型教师仅占12.7%。专业方面,建筑与施工等老牌强势专业影响力减弱,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专业影响力尚未形成。生源方面,社会上存在“重普轻职”现象,2018年全县普职比达到7.5∶2.5,中职学校面临招生难的困境。

3月17日二诊:大便成形,每日约4次,排便较前通畅,疲倦乏力减轻,腹胀满、腹凉缓解,食欲增强,舌淡红,苔微黄腻,脉缓滑。药已有效,原方加减:姜半夏9g,黄连6g,黄芩10g,干姜6g,甘草6g,姜厚朴10g,麸炒枳实20g,虎杖15g,陈皮10g,瓜蒌30g,麸炒白术15g,防风10g,蒲公英15g,党参15g。因患者仍有疲倦乏力之感,又防太子参性平利薄,滋阴凉遏,故改用党参,以增强补气健脾之力,同时加用蒲公英以增清热利湿之功,而食欲恢复,故去神曲,继服14剂。三诊时患者诉大便已正常,每日2次,余症状也基本消除,故原方稍作调整以善其后。

按:因患者大便黏滞,排便费力而不通畅,腹胀满,此为湿秘的典型特点,结合其他症状及舌脉,舌淡红苔黄腻,脉缓滑,可辨为脾虚气滞、肠道湿热。患者年老久病,正气亏虚,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气机阻滞,津液运化输布失司,水湿中阻,且易情绪不佳,肝气郁结化火,致湿郁化热,湿热下趋,蕴结肠道,传导失司,因而出现大便黏滞、排便不通畅而费力、疲倦乏力、腹胀满等症状。治以健脾理气、清热燥湿。方中白术性苦甘而温,主归脾经,擅健脾燥湿,且与太子参相伍,可增强益气健脾之力,补中气之不足;厚朴辛温而散,长于行气除满,俾气行则湿化,且味苦性燥而能燥湿,枳实苦辛而温,行气燥湿之力强,而陈皮辛行温通,能理气和胃、燥湿醒脾,协厚朴、枳实燥湿行气之力益彰;黄连、黄芩性苦寒,入大肠经,善清热燥湿;半夏性辛温,善入脾胃而燥湿化痰,以除湿邪,防止湿邪困脾,影响脾胃纳运功能,干姜辛温以温中健脾,二者合用可增强健运脾胃之效,同时防止诸寒药凉遏之弊,再与黄连、黄芩相伍,寒热互用以和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升降,补泻兼施以顾虚实;虎杖,性微苦、微寒,功擅通腑泄热,瓜蒌入大肠经,可润肠通便,合虎杖可助肠腑通畅,解大便秘结之苦;防风辛甘而微温,味芳香,归肝、脾经,为脾经引经药,可助燥湿醒脾之力;神曲归脾胃经,可健脾开胃助运化,以增强食欲;甘草补益脾胃,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脾气健、气机畅、湿热除、肠胃通,大便顺而无黏滞之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