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黄芪的功效和作用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9-08-28

中药疗效

1、表虚自汗

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

可与生地黄、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

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己、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

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

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疮疡溃破

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肺气虚证

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咳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8、气虚衰弱

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注意:

黄芪不可大量服用,在发热和阴气不足的状态下也不可以服用,疼痛湿气条件下也不可以使用。

喜欢黄芪养生的人,需要记住“五不喝”:  

1、爱上火的人不要喝。如果生活中属于容易上火的人,比如经常鼻炎疼痛、面部发红、心烦气躁,流鼻血、口腔溃疡等,此类人群最好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黄芪性温,容易加重上火的症状。

2、月经期的女性不要喝。女性在处于月经期的时候,最好也不要服用黄芪泡水,以免引起经血量过多、月经失调、经期延长等,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3、肾阴虚、湿热、热毒炽盛的人群不要喝。因为黄芪性温,可能会加重病情。除此之外,如果正值感冒发烧期间,最好也不要服用黄芪泡水,以免引起体温上升,不利于降温。

4、患有肺结核的人不要喝。若是之前曾经患过肺结核,或者出现过咳血现象,最好也不要服用黄芪单方泡水,以免引起身体异样,确实需要服用的时候,可在中医的辩证、建议下,与其他的中药搭配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