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的岁月 1977年的故事

 书翰vni9ekaf8h 2019-08-28

晚饭后,同学们都早早的来到了分团部,七、八十个人把机关会议室挤的满满的。大家交头接耳,一个个都兴奋不己。我清点完人数,首长们也以就坐。我宣布会议开始,请政委讲话。政委摆摆手,阻止大家继续鼓掌。他说同学们,我为你们今天取得的成绩骄傲。接着,政委起身立正,庄重地给我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感谢大家!   

  他坐下后,简单的回顾总结了我们这么些年的工作,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这荒无人烟的大峡谷里一手拿锹一手握笔,工作学习两不误,取得今天的成绩.他说这是大家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果。

  话题一转,谈到了既将来临的全国统考。他说党和国家经过10年动乱,高校校园荒废形同虚设,没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现在国家搞建设急需要大批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是我们国家的明天、末来!你们是我们国家承前起后的栋梁人才!   

  哗!

  政委饱含深情的话语把我们的心说热了,大家回报以热烈的掌声。   

  首长们讲话后,我简单的把这次招生的院校做了介绍。接着就拿出报名表,一项一项详细地讲解如何填报考院校、专业、第一志愿到第三志愿的选择要点。最后,我再三嘱咐要认真思考,想好后再下笔。机会只有一次,表就这么一张。谁要是不认真,拿它开玩笑就是拿自己的明天开玩笑。可能是我的话说的重了,大家接过报名表后迟迟下不了笔。填报这么个简单的东西却一直折腾到了快12点才结束.    

  大家离去后,我开始往名单上统计填报考生名册。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血缘关系。同学们大都在第一志愿上选择了铁路的院校,有的在第二、第三志选择了地方院校,有几个干脆在三个志愿栏里填上了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我想这大概因为他们都是铁路子弟的缘故吧!子承父业天经地义。   

  廖惠敏的表格我在吃饭后就交给刘毅,让他俩回去好好的商量着填写,不要轻易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我是怕晚上开会的时间拖长了对惠敏和腹中的胎儿不利,更怕他们在这里继续的推来让去影响大家的情绪。   

  第二天一大早,刘毅匆匆忙忙的在上班前赶到机关,把报名表给了我。是刘毅的笔迹,考生却填的廖惠敏的名字。我问刘毅行吗?他说有他照顾保证没有问题。我看了一下他为惠敏填报的学校和选择的专业,笑了笑打趣的说你们也真敢填啊!那可是我们国家数一数二的学校啊!    

  刘毅自信地扬着手说,过去没有机会!如今机会来了,不考则罢!要考咱就要考个最好的!我说好!有志气。问他惠敏是不是也这样想?他说没有让她知道。我一听就急了,说这怎么行?你小子这不是把惠敏给坑了吗?他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没事儿。我说你让惠敏去考,填报志愿这么大的事儿不经她同意,要是这次考落了榜她肯定不会轻饶了你。    

  如果考一般的学校,我想惠敏肯定没有问题。如今问鼎最高学府,悬!我觉得希望不大。认为刘毅自作主张把惠敏的好事坏了.事已至此,我也无话可说,听天由命吧!                                

  77年没有冬天,整个冬季都是暖暖的阳光。随着政治气候的变暖,我们和千百万同龄人一道走出了寒冷的冬季,迎来了生命绽放的又一个春天……   

  12月中旬的一天,我走出大峡谷,同全国各地的500多万考生一样走进了高考的考场,接受祖国母亲的挑选,准备承担起她将赋于我肩上更重的担子。    

  考场设在地区所在地-怀化,它原名榆树湾,是湘西的一个边陲小镇。我们当年上路在这里小憩时,它还是个街道狭窄、房舍简陋人口不过万的小乡镇。短短的四年过去,伴随着湘黔、枝柳两条纵贯东西,横连南北的铁路交通大动脉的相继建成通车,地区行署机关和一大批厂矿、机关、学校、医院相继迁来落户,在这个十字交汇的中心点上迅速的崛起一座新兴的城市来.    

  它,现在已是集轻纺、电力、冶金、电子、采矿、制造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每当人们在谈到它的变化时,往往都掩饰不住内心的那股子激动和自豪的心情,说它是火车拖来的城市。这话一点也不夸张,的确是湘黔、枝柳两条铁路的建成通车,让这个边陲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接待我们的食宿站,今天又再一次接待了我们。对于我们的到来,食宿站的全体员工给了我们最热烈的欢迎.老主任对我说差不多快一年没有接待过这么多人啦!每天来我们这里就餐和食宿的大都是来往过路的司机,一天就那么三两个人,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十个人。他说职工整天闲的没事儿做,大家都在冲他发牢骚。看完我递过去的介绍信,得知我们是来参加次日全国统一考试的时候,心里更是激动,连声说好!好好好!你们真是好样的!    

  食宿站的同志为我们铺上了干净、整洁的床单,厚实暖和的被褥,做上喷香可口的饭菜。老主任的爱人王大夫,是食宿站医务室唯一的医生。当听说我们考生中有一位快要临盆的孕妇时,立即背着药箱来房间为廖惠敏做捡查。那神情既象是对小妹妹呵护备至的大姐姐,又象是充满慈爱的母亲在照护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女儿。亲切的问这问那,耐心的回答着惠敏的问题……    

  晚上,老主任还为我们安排了专场的电影晚会。电影放映之前,老主任发表了热情漾溢的讲话。最后,真诚的祝福我们能考出好的成绩。我就着放映机的麦克风,代表参加考试的80位考生向老主任夫妇、向食宿站的全体同志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表示了最诚挚的谢意!我说,明天我们会用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成绩来回报父辈们对我们的厚爱。    

  第二天早饭后,老主任用自己的小车将廖惠敏送进了考场,他夫妇俩一直目送着我们走进各自的考室。我劝他回去,他说他的事儿不急我的事儿急,让我赶快进去别误了考试的时间。   

  面对萍水相逢却又如此热心的长者,我心里一阵热浪滚过,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短短的人生旅途上会遇到那么多的好人啊!他们当中有领导、还有长辈、导师,伴随着我渡过了那么些年。心存一份深深的感激,让我至今都难已忘怀!   

  当时,我义无反顾,大踏步地走进了77年的考场。千百万人蜂拥而来,挤破了考场的门槛.竞争空前惨烈,据事后的有关资料统计,第一年报考人数超过了560万,而录取人数为25.6万人,录取比例仅为百分之五多一点.   

  由于时间紧迫,国家破例允许各省自己出题,自己组织考试.文\理科考生同卷,分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四科;考试时间分上午和下午为期一天,这在中国高考历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时间虽然紧迫,好在我们这么些年来的文化学习一直没有拉下,而且准备的也很充分,绝大部分同学考的都很轻松,提前交卷早早的出了考场。当我问他们考的怎么样时,大都回答说比我们预考的试卷还要简单。听着他们充满信心的回答,我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多半。临走时,政委再三嘱咐,期望甚殷。如果同学们没有考好,我回去又如何向政委交待呢?    

  下午最后一科考试快结束时,一件在我预料中不想让它发生的事儿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同学们大都出来了,却仍然还没有见到廖惠敏的影子。我问同她一个考室最后一个出来的罗兵,他说他出来的时候廖惠敏还在答卷,气色好象不太好!我骂他混俅!为什么出来的时候不说?我三步并做两步又往考场走去。刚进大门,刘毅和王大夫已经扶着脸色苍白的惠敏出来了。   

  为了惠敏和腹中胎儿的平安,做为医生的天王大夫陪着刘毅一直守在考室外面寸步不离。见到我,王阿姨说快!让老刘把车开来送医院。我应了一声撒腿就往半里外的食宿站跑去,把情况给老主任一说,他也急了,让司机立即发动车我们便赶往考场,将廖惠敏搀扶上车往市人民医院送去。    

  一个小时后,惠敏在医院平安产下一个大胖小子,让刘毅乐的合不拢嘴来。冲着老主任夫妇又是叩头又是作揖又是下跪,说不尽心中的感激。我紧紧地握着老主任的手,任何感激的话在此刻说来都是那么的苍白和无力……    

  我们来时81个人,回去却是82个人,增添了一个幼小的新生命。母子平安,考试顺利,皆大欢喜!来接我们的政委也喜欢的很,高兴地说这是收获啊!一个重大的收获!回到大峡谷,我们受到了有史以来最隆重的欢迎,全团官兵集合在机关的场坪上,热烈的欢迎我们的归来……                                  

  一晃就到了年末。77年的岁末,大峡谷里喜报频传,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伴随着《北方交通大学》给罗兵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每天都有那么二、三份,多时七、八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因为不是私人函件,政委都让我收拆登记,在有线广播和黑版报专栏发消息以示祝贺。每收到一份通知书,我都打心眼里为伙伴们感到高兴。我虽然考的不错,因为在第一志愿里填报的是新闻专业。当年全国只有12所大学新闻系招生,竞争肯定很惨烈。对此我不敢抱太大的希望,能够在第二志愿的中文系被录取到一所普通大学对我来说就已经很满足啦!   

  那几天里,小卖部最抢手的商品是鞭炮。三天进一次货,一次就是几大箱,仅管这样还是供不应求。大峡谷里天天炮仗声不断,不时惊起阵阵飞鸟,将春的信息带到外面的世界。

  正在这个时候,政委交给我14份加盖了分团大红印章的结婚申请报告和一份介绍信,让我带上司务长去县里办理结婚证书。啊!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我为他们感到高兴,更为刘毅和惠敏感到高兴。苦尽甘来,他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住在一块儿,孩子也可以报上户口啦!   

  我说政委,我代他们向你鞠躬啦!政委说是他的工作没有做好,让这件事儿拖了这么久。我问政委党委的禁令是不是解除了,他没有啃声,看来党委会议还是没有通过,这14对学生的结婚可能是政委个人的决定。廖惠敏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来了,总不能让她带着一个没有出生许可证的孩子离开大峡谷啊!我明白政委的苦心,他这也是没有办法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在行政职务上他是分团长,他有这个权限。    

  结婚证办的很顺利,在民政部门,我递过去介绍信和结婚申请报告,司务长呈上分团的集体户口。工作人员验完手续后开始逐一填写登记,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捧着28本鲜红烫金的结婚证书离开了。     

  在办理惠敏的孩子户口时却遇到了麻烦,公安局管理户籍的同志开始的态度还不错,当看到孩子由医院开具的出生证明的日期,再验看父母亲刚领到的结婚证书后,说什么也不给办。理由是末婚生育要经计划生育部门的批准,没有他们的签字盖章同意办理,公安户籍管理就不能上户口。     

  没有办法,我们又找到计生办。计生办的同志听完我们的解释后,很爽快的拿出一张独生子女申请表让我们填。我不知独生子女是咋回事?听完她们的解释,这下我可傻眼了。我能代刘毅和惠敏做这个主吗?不能!这件事儿只能由他们俩自己来搞定。    

   回来后,我把办理的情况向政委做了汇报。政委翻看着一份份烫金的结婚证书,他说想给她们举办个集体婚礼。我不假思索地连声说好!他说光说好还不行!这件事儿就交给你和叶芳去具体操办。时间嘛就定在春节的大年初一吧!我说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在女生连,我把情况给叶芳和张连长一说,她夫妻俩都很高兴。根据政委的安排,新房就安排在女生连。我从补习班叫来一大帮哥儿们,把女生连的材料、工具间腾空,又从料库开条领来油毡、木板、芦席等材料,该隔开的隔开,该修补的修补,最后将它里面粉刷一新,权且充作新房。就这么一折腾,10来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除夕夜,政委在年夜的团圆宴会上,向全团官兵致新年祝辞的时候宣布了举办集体婚礼的消息。     

  集体婚礼如期举行,只不过将原打算在女生连饭堂举行的地点挪动到了分团部大礼堂。我推托了政委让我担任司仪的任务,将它交给了团委干事小黄。上午10点,在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14对,不!应该是14对半(惠敏抱着还没有满月的儿子)佩带大红花的新人走上舞台.在司仪的指挥下,向悬挂在主席台正中的毛主席像三鞠躬,然后向台下就坐的政委和团首长们三鞠躬.一个个脸上漾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政委上台给他们颁发结婚证书的时候,我悄然离开了。此刻,我不属于这里,欢乐的人群里不应该有我。手里捧着惠敏替我扎的三束绢花,怀中揣着一瓶老酒上了山。我要去寻找苏红她们三人,要向她们诉说……

     
            是不是 

               每一个恋爱的人
               都会执着面对?
               是不是
               每一段红尘路上
               都有美丽相随?
               是不是
               每个痴情的人
               都曾柔情似水?
               是不是
               每个受伤的人
               也都无怨无悔?
               曾听说
               每一只蝴蝶
               是每一朵花的轮回……
               曾听说
               寂寞的花
               总是在寂寞的夜里枯萎。
               今生
               我在寂寞的茧里
               许诺为你静静的等候,
               等待蜕变之后
               我要用芬芳来寻找你
               我曾经的花蕊。
               我的期待
               总是忧郁成
               一朵朵的心碎。
               爱情
               到了古色古香
               是不是还值得玩味?
               我们的故事
               只是一种不经意的疲惫……
               发旧的青衣
               是你留给我清瘦的憔悴;
               不是送花的人不懂柔情,
               不肯细细品位。
               也不是
               无助的我
               爱看你眼帘低垂…..
               多想让你
               穿起粉红的衣裳
               听我一字一句的安慰,
               用心良苦
               是你坟边
               我散放的颗颗青梅……

                            《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