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出土,一直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大多数的文物,都是在偶然间被发现的。山东的一座建筑工地内,建筑工人就曾发现过一座巨大的文物宝藏,而专家却对此心有余悸,因为如此一座巨大的宝藏,差点就因一件小事而彻底毁掉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10年9月,山东菏泽市区中华路与和平路交叉口处,准备修建银座国贸中心工程,施工正在紧张地进行着,9月16日晚,菏泽市突然下起了一场暴雨,而巨大的降水量,也让建筑工地刚挖好的地基充满积水。 施工队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决定将积水抽走,可他们却没想到,当几台抽水机将积水抽干后,几名工人突然发现,在坑底之下居然还有一件瓷器。 
几个人迅速跳进坑中将其取出,并通知工头说自己捡到了宝贝。凑巧的是,工头本人是一位文物爱好者,当他拿起瓷器仔细端详后,发现该瓷器虽满是淤泥,却还有些年头,应该是宋元时代的古人遗留下的文物。他怀疑建筑工地下可能有古墓。为了保护古代遗迹,他立马拨通了当地考古部门的联系电话。 考古专家们接到举报后,火速来到事发地点,进行调查,他们先是在警察的协助下封锁了现场。然后就对这座古迹进行了试探性发掘。 
专家们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前发掘古墓时,只要深挖一些,古墓的券顶部位就能裸露出来,可众人发掘了很久,依然没发现期待的古墓券顶。专家们心里犯了嘀咕:“难道脚下的古迹不是古墓?”。 考古专家们预料的不错,随着发掘程度的加深,一座长21米,宽4.82米,高1.8米的木质古船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古船内部,专家们发现了大量精致的文物,其中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玉器、金银器、玛瑙等。除此之外,古船附近还散落着各种生活用器,其中以瓷器居多,而大多数瓷器都来自于古代名窑,包括景德镇、钧窑、磁州窑等。 
专家们对出土文物进行了鉴定分析,确定了该沉船的年代为元代时期,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为了弄清楚沉船的沉没原因,专家们特意找来了当地两位老造船工,而两位老人在仔细勘察后,发现船体右方已经严重开裂变形,由此推断出船体曾遭受过极为猛烈的撞击,继而引起船舱进水,最后沉没于江底。 专家还对菏泽古沉船的“身份”进行了推测,并提出了两种可能,一是元顺帝北逃时用的货船,二是元代时期负责经营贸易的商船。 
读至此处,肯定有不少读者对菏泽古沉船的出土感到惊讶不已,可是您却并不知道,如此重要的古代沉船遗迹之所以能够出土,绝对是有着很大幸运成分的。 我们都知道,凡是高楼大厦都需要钢梁的支持,而建筑工地在建设高楼时的第一步就是“打桩”。“打桩”指的是将钢筋混凝土打入地下,而此过程对地层的破坏性极大,往往会将地下的土层与石块全部击碎。可是菏泽古沉船却非常幸运,因为距离它最近的水泥桩只有1.3米左右,二者可谓是擦肩而过。 
试想一下,如果水泥桩再稍微偏离1米多,菏泽古沉船将会被彻底击碎,磁窑龙纹罐和钧窑影青釉杯盏,还有那只最珍贵的,价值1.2亿的元代青花梅瓶,必将粉身碎骨,诸多文物也将不复存在,成为我国考古史上莫大的遗憾。 山东菏泽沉船中的宝藏,被专家认定为全山东省范围内已发掘的古船保存最好,出土器物数量最多,历史研究价值和考古价值最高的古沉船遗址,也是人类沉船考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与此同时,在菏泽古沉船的光环之下,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奋斗在第一线的考古工作者们,正是因为他们夜以继日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看到了元代陶瓷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