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陈正兴 2019-08-28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建筑师贾莲娜是多相工作室的创始合伙人。多相由四位建筑师——陈龙、贾莲娜、陆翔、胡宪于 2006 年在北京建立。贾莲娜所着力的新作之一,是在西北地区宁夏中卫的一个民宿,她和她带领的团队在 2018 年为其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也遇到重重困难。我们从这个项目谈起,渐渐聊开了她对建筑的理解,近乎于对建筑本质的认识。

在刚刚过去并不轻松的这一年里,她反复问自己,当一个项目在细节上不断挫败的时候,它到底还有什么吸引着你,让你仍旧不断付出。此时拷问自己:它也许不尽光鲜,不能尽然完成到令建筑师满意,但如果将其作为“家”去设想,什么是重要的反而更清楚了。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贾莲娜在北京家中,院子里的石器都是她和家人收藏所得

对于贾莲娜来说,与能力和标准远低于预期的工程实施方合作,一开始无疑是痛苦的,但最后却促发她对建筑空间真正的思考。作为建筑师理所当然想要得到的东西,似乎在大西北欠发达地区、在这个项目里,很难被满足。如果细节注定溃败,剩下的是什么?

“布局还在、尺度还在、建筑和庭院的关系还在、进入的路径也在、空间体验也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想要的最重要的东西都在。那什么没了?为什么一度会沮丧?其实是建筑师的骄傲和虚荣没有位置了。不过如此。”

贾莲娜开始反思那个拿着放大镜去看细节、收口、节点的自己。是否能将建筑首先归于日常?

作为一个西北人,在西北设计一个民宿,贾莲娜是饱含着对西北生活的身体记忆来造的,她是在造“家”。她希望这里提供酒店所无法达到的体验深度——来的人会自然地像主人一样,在这里好好过上几天西北人的日子。“所以很难标准化,也不应有重复的客房,就像一个认真生活过的家,每间房间都是有性格的。”西北的乡村生活特别需要宽敞的院子,真正吸引来访者的,是墙根下晒太阳,沙枣树下纳凉,是院子里的一桌饭菜,让人从日头西斜聊到黄昏。是感受西北的大、人的微小与坚韧。如果以江南精致生活为对照的话,这里简直太不一样了。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西北的墟里·中卫大湾村庭院和楼梯城堡顶视图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墟里·中卫大湾村鸟瞰,一组小建筑夯实在大西北的林子中©️金选民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周琛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如贾莲娜所设想的:西北的乡村生活需要宽敞的院子,让人在墙根下晒太阳、在沙枣树下纳凉、从日头西斜聊到黄昏

人到一个地方,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在最放松、日常、没有企图的时候,和这份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瞬间。一推门时天上的月亮、拐进院子时墙上的树影,这种自在的状态,只有一个称之为“家”的地方可以承载。

放下建筑师的执念,将建筑回归日常,潜心布局、使用、体验,是贾莲娜的回应。

她近期因为一次意外摔断了腿,在此之前,贾莲娜是瑜伽和太极的练习者。“我对身体感兴趣,因为自己从小不算太协调,如果现在还忽视我的身体,它不能够向协调和通畅发展,那我对生活和生命的探索简直无从说起。”而关心身体并不是对身体的外在下很多功夫,而是优化身体的筋骨架构、气血经脉。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上图:贾莲娜设计北京家时,保留了节点之间的平实互动,一层阶梯旁的长台基座起拱,其实是地下层探出来的采光窗

下图:受访期间,贾莲娜腿受伤在家修养,也因而进一步思考身体和意识的问题

同样,布局对于她而言,就像是建筑的筋骨架构,也是付出精力最大的部分。布局会影响到人在房子里的状态,“你在一个布局好的建筑里,工作时你是一种注意力‘遍在’而‘通行’的状态;在看平面图时,会感受到每一个角落都被温柔抚摸过;身在其中,会感觉自己舒展自信,气息通畅,甚至会忘记它的存在。”她坦言,因为将大量的关注放在整体布局上,自然会对“形”和“器”有所克制和收敛,“从建筑作品本身来说,平实和健康的美是我所喜欢的,也相信它们将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贾莲娜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一个对建筑的“琢磨”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对生活和生命的“探索者”,她持续着在物质上“退位”和在精神上“探取”的状态。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石岛山居的布局收放有度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石岛山居远景

“我特别关注门窗。”从多年前第一次意识到窗台上的一抹亮光开始,经历石岛山居、中卫民宿,贾莲娜持续关注这个命题。然而她说,“到目前为止,我本以为应该做出了满意的门和窗,但每次完成之后仍觉得还差得远;我意识到得有更丰富的理解、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尝试在其中,将来才可能做出真正的好窗户来,因为它们确实吐露着建筑的灵魂。”

“一次,在黑屋子里窗台被照亮的那一刻,我明确收到了那份邀请,从此谨慎对待一直在随意使用的落地窗。不同高度的窗台,暗示也截然不同。”“门窗正体现了身体、建筑和自然的关系。滥用的落地窗让人无处可藏;不当的窗台高度将视线导向你根本不愿去注视的场景想和在院子里玩的孩子们喊话,内开的窗户让这个过程充满挫折。这就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体验。”

她认为,大多数现代窗户体系是来源于欧洲,其实是要经过审视和辨别的,打开窗的动作、张望或退避、交流或窥视,这些都是建筑与人的身体狭路相逢的时刻,也是建立深刻连接的机会。门和窗是房子无法被剥离的基本要素,它们也理当回应着人的某种原生冲动。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石岛山居中的木结构门窗表达了贾莲娜对门与窗的关注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在中卫项目中,贾莲娜有更多机会去推敲各种类型的开窗,尝试激发在绝对的开放和绝对的封闭之间的种种模糊而生动的状态。

贾莲娜正在主导设计一个村落的保护和复兴,也在做着北京宋庄的一个社区规划。同时做这两个项目让她觉得十分有趣,从设计过程中就尝试“乡村反哺城市”。她希望向这个地处温州的小乡村学习。充分考虑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点在社区建筑里特别重要,人们希望环境就有生活的邀请感,而不是传递疏离和隔绝。在这方面,这个村子就是特别好的正面样本。

在村落里工作,建筑师必须把个人野心抛开,去充分理解乡村。看似是阻力(例如村里人的意见),其实背后都有特别丰富的内涵。很多村民有着朴素的文化自觉。例如,有一次施工方恢复一堵半倒塌的石头墙,连带自我发挥做了一个波浪形的墙体。村民马上会跟施工方提意见,认为这个墙不自然,不符合村里的风貌。还有一些设计会获得村民的好评,他们会说这个“好”、“合理”。如果去观察这些评价的对象,就会发现他们所评价合理的,往往都是耐用和美观上平衡得特别好的,且不造作。村民不具备,也不屈从所谓的建筑师审美,他们自信而不露声色,妥妥当当。贾莲娜说,这就是她为什么一直喜欢村子多于园林的原因。集体智慧、不刻意和自然流露的东西,也许是欠设计的,但经过博弈之后恰恰形成了妥当的结果。对于她来说,活着的村子就是理想的人类学课堂。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在温州泰顺徐岙底古村的改造项目中,面对古建改造的复杂和限制,对建筑师而言是挑战、也是和村民共同学习的机会

问及贾莲娜最想做什么样的建筑。她说,就是日常建筑,简单的丰盛,可能会看似简单,但给心灵和精神都留下了位置。不必是专门的仪式空间,而是普通空间成为人自身的精神体现。她总在代入自己来思考,人是如何在一个场所的一些瞬间,更接近和认识了自己。“这可能是一种亲切的仪式感,或者暂时称之为‘日常的神性’。”她说。这是把生活的各种面向了解透彻之后,再做真正的减法。人会越来越自主,越来越自由。

“逐步放下过多的花招,”贾莲娜说道,“重新审视基本要素,认真觉察人在环境中的处境、人和人的关系,认真对待空——由布局、尺度、比例塑造,放下职业习惯中对于形、材料、构造细节的过度紧张,它或许就能够自然生发出一种精神性。”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适合西北生活的空间格局

她回想到童年,西北人似乎就习惯于一种简单的丰盛,饮食习惯以扎实的主食为主,菜也就那么几样,每天吃都满足而不腻,直到现在仍是如此。几样简单的东西,没有太多的花招,就给身体提供了最需要的营养。花最小的能量去消化主食,它给你的回馈最多;看似最日常,但它也可能非常神圣。贾莲娜用这个比方,来解释空间与精神的关系。“如果非要问我想做什么样的建筑,我希望我的作品就像一些有品质的主食。”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入夜的墟里·中卫大湾村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贾莲娜:放下花招,让建筑成为主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