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设计 」 产品设计是一项多学科综合的设计活动,它的涵盖范围非常广,小到我们日常使用的原子笔,大到火车轮船,都是产品设计。很多同学在接触到产品设计的时候可能会将它和工业设计混淆,或者认为产品设计就等同于工业设计,但其实产品设计只是工业设计中的一个分支,只是现在大部分国内艺术院校在产品设计的教学中多集中在工业范畴之内。 「 产品设计风格 」 很多同学在准备艺术留学时都会选择产品设计作为自己的目标专业,按不同的风格来看,美国开设产品专业的艺术院校较多,风格也更加多元,但总的来说都比较倾向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对学生的建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英国则相对来说更偏向于设计,学校也更加注重学生的设计过程和设计理论的应用,因此正在申请艺术院校时,学校主要考察学生的手绘能力、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以及产品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而作为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另一留学热门国家——德国,风格以简约和严谨著称,学校多注重学生的设计逻辑性和标准化风格,对学生的整体要求都非常高。 在了解了什么是产品设计,以及各国产品设计的风格后,我们要怎样学习产品设计呢?要如何设计出令人心动又能真的解决人们生活问题的产品呢?又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设计师呢?这就不得不说到产品设计设计原则了。 「 产品设计原则解读 」 俄罗斯的著名产品设计师 Anton Badashov 发布了一篇名为《Design Principles Behind Great Products》的产品设计专业文章,向我们揭示了那些伟大的产品背后的设计原则。今天小More就结合这篇为占中提到的一些观点来为大家讲讲产品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原文链接(复制在浏览器中打开查看):https://medium./design-principles-behind-great-products-6ef13cd74ccf 在文章中,Badashov 提出他不是很认可我们以往所认知的产品设计的几大原则,比如由英国政府电子服务提出的几点原则: 1.从用户的需求着手 2.少做多考虑可复用性和共享,做政府部门应该做的事 3.通过数据来做设计决策 4.尽最大的努力让事情变简单 5.迭代,再迭代 6.为所有人设计 7.深刻的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 8.创建电子服务,而不是网站 9.保持一致,但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 10.保持开放,与全世界分享我们的代码、设计、想法,这样才会越来越好 Badashov 认为这几条大部分产品设计师都知道的设计原则,其实是非常传统并工业化的,对于产品设计师来说,这些是业界标准,任何产品都应该达到这些要求。而对于更好的设计团队来说,他们往往需要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设计原则来激励他们。 那么好的产品设计原则应该有哪些呢?Badashov 总结出一下几条: 为每一个人 简洁的 有真实的案例 可以引领设计决策 反映着你的品牌 为了帮助产品设计师们更好的理解这几点,Badashov 用一些我们最常见的品牌向我们举例进行了说明: 「 Apple 」 说到 Apple,大家都不陌生,环顾你现在所在地点的四周,可能大部分人手里都拿着一台苹果产品。而作为一枚科技渣 伪果粉,小More 可以说是非常依赖苹果产品了,不止是因为它好看的外观,更因为它简单便捷,极其易上手的操作。苹果产品每次发售时,几乎都会引起一场空前的热议,连续几个月都停不下来的新闻,网上的各种测评也是一篇接一篇。如此受大家欢迎的苹果有这样大的魅力,也得益于它的产品设计。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 Badashov 是如何解读苹果产品设计的吧: 美学完整 美学完整代表了一个 app 在外观和操作上与功能的完美结合。例如一个 app,可用使用微妙的,不引人注目的图形,标准控件和可预测的行为来帮助用户处理一些严肃的任务。另一方面,沉浸式体验的 app,例如游戏,可以提供一个吸引人的视觉,表现出趣味性和惊喜,鼓励用户去探索。 小More 轻解读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苹果系统的每次优化升级和新推出,都会引起一场不小的设计界热议。比如由苹果引起的扁平化图标,最初人们不断的吐槽,到现在已经热了有三年的扁平化设计风潮。苹果的设计总是能以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姿态引领设计风向。这看似只是图标的简单变化,其实也有一部分使用感受带来的良好影响。 一个好的产品设计,不仅要有美丽的外观,更要有可以与其外观相媲美的操作系统,对细节的严格把控和不断优化,设计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将外观与内核放置在同样的重量等级上。 一致性 一致性的 app 执行熟悉的标准和模式,通过使用系统提供的界面元素,熟知的图标,标准的文本样式,和统一的表述。app 如用户预期的那样提供功能和操作。 小More 轻解读 系统化的页面设计和操作流程,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加流畅的使用感受,其实不只是 APP,这种没有阻碍的使用和操作体现在 Apple 的所有产品中,这样的标准化设计会加大使用者对产品的好感度。苹果所有的产品,不管是 iPad、Mac、iPhone 的系统全部都可以相互连接并进行互相传输,同时所有的产品在细节上也都做到了高度的一致,比如图标、操作方式、视觉感受等等,带给使用者的都是一样高质量的感受。这也会在无形中促使用户在购买一件产品之后再次购买。 直接操作 对屏幕上内容的直接操作能过吸引用户,便于理解。当用户旋转设备或使用手势时都会影响到屏幕上的内容。通过直接操作,用户可以对可见的事物进行操作,并可以看到行动的结果。 小More 轻解读 其实不只是在产品设计中,只要是涉及到用户体验的设计中,我们都需要注意直接操作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在抽奖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刮开涂层,我们并不会觉得麻烦,但如果需要我们先打开一层包装,再将奖票裁下,之后才能刮开涂层,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觉得不耐烦了。 这样多过程的操作往往会影响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愉悦感,当产品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顺畅的进行直接操作,甚至在多设备的情况下,都能流畅的转换时,用户才会感到更加舒适。 反馈 反馈展示行为并通知用户,呈现结果。内置的 iOS app 都会为用户的每步操作提供可以感知的反馈。交互元素在被轻触的时候高亮反馈,过程指示器会在一长串的操作中提供反馈,动画和声音都能帮助明确行为的结果。 小More 轻解读 这在苹果产品中处处体现,用户做出操作行为,设备做出相应的反馈,Apple 用这样的方式来与用户产生互动的关系,使产品不只是产品,而更像是一个可感知你的朋友。 比如接听电话时,当人脸靠近手机,手机会自动黑屏状态,而当人将手机拿远时,又会自动亮屏;当人们拿起手机时,手机可以感知到人的动作,并作出相应的亮屏反。 隐喻 人们都会通过经验来学习虚拟的对象和操作-无论是来自真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隐喻在iOS中做得很好,因为人们通过生理行为与屏幕交互。他们通过移动视图来展示内容,拖拽或是轻扫内容进行切换。他们切换开关,移动滑块,滑动去选择数值。甚至是弹开杂志和书页。 小More 轻解读 隐喻在交互设计和产品设计中是一个不太好理解、但又十分重要的概念,这里有一篇关于隐喻的小推送,可能能帮助你来更精确地理解: 交互设计 | 像理科生那样理性的做设计 用户主导 在 iOS 中,是人而不是 app 在主导。app 可以建议操作或警告危险的结果。但是app越权去进行决策是一个错误的行为。好的 app 会在用户授权和避免错误结果之间平衡。app 应该通过熟悉的控件元素和可预期内容,让用户感觉他们在掌控,在进行有害的行为时进行提示,让用户可以取消操作,即使他们正在进行当中。 小More 轻解读 Apple 另一个非常细心的点就在于通知栏极具人性化的设计,拿 Mac 的软件更新为例,“立即更新”、“接入 WiFi 时自动更新”、“打开软件时自动更新”、“进入 APP store 后再更新”,用户更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当下的使用情景进行相应的选择软件更新的状态。 Apple 不会以唯一的操作模式固定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只是会提供给用户多重选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掌握自己手中的设备,这其实就相当于每个人都拥有了一台只适合自己使用的设备,这样的使用感可以让用户更加贴近产品。 「 Airbnb 」 Airbnb 近几年为了迎合国内人们的口味,做出了一系列的设计规划和营销方案,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针对中国市场提出了“爱彼迎”这一名称。这个名称一出来,就受到了众多 Airbnb 粉丝的吐槽。不过虽然如此,Airbnb 从创立之初到现在,在各方面一直都还是非常成功的。 Badashov 是这样解读 Airbnb 的产品设计的: 统一性 每一个部分都来自一个更大的整体,在为系统作出贡献。不应该有孤立的特性或疏离感。 小More 轻解读 Airbnb 拥有完整的用户体验设计系统,人们在 Airbnb 上从注册到选房、从与房东沟通到成功入住、再到最后退房评论。都是一套完整且流畅的使用体系,人们不会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感到不适,也不会因为任何一个选项而感到困惑。 通用性 Airbnb 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的使用,也得益于它的产品与视觉语言的亲切、平易近人。 小More 轻解读 Airbnb 超棒的用户体验同时也得益于它整体的平民化,无论是视觉元素的选择,还是配色,又或是页面设计,人们都不会感到强迫感,这样平易近人的设计往往比冷冰冰但很美丽的设计更受人欢迎。 标志性 我们专注在设计和功能上,我们的工作应该大胆并且清晰的围绕这一点。 小More 轻解读 好的产品不止需要好看的外观和表象,更需要亲近人的设计与功能,也就是良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反复强调用户体验,是因为在产品设计中,用户体验可以算是检验一个产品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会话式 我们将动态呼吸方式应用到产品中去,允许我们通过易于理解的方式去与用户沟通。 小More 轻解读 与用户始终保持交流的状态,可以帮助品牌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不断的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以及时保持最高的用户使用舒适度。 作为“彼此的朋友”而设计 在产品中,帮助减少不确定性并且设置了在线期望;在真实的世界中,是有意义的线下体验的推动者。我们建立产品让用户去互相了解;我们也在学习你正在寻找什么,通过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打开全新体验的大门。我们搭建了舞台,帮助去做介绍,剩下的就交给用户了。像一位好朋友一样,当你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 小More 轻解读 产品设计师需要将自己置于使用者的身份中,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产品的设计走向,将自己与用户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可以让设计师更好的使用者交流,从而让产品在这样良好的交流环境中更加精进。 为第一印象设计 尽管 Airbnb 需要从用户的订单中去了解一些信息,但是我们不会去泄漏这些信息。我们会让用户告诉我们他们是谁,这完全取决于用户自己。 小More 轻解读 时刻为用户着想,让用户来决定产品的下一步走向,产品永远是为用户服务的。 信任需要努力 就像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一样,你投入了 Airbnb 多少就会有多少收获。信任在 Airbnb 是被分享的:它是双向的。我们发现客人给房东传递了更多的积极信号,房东也会给房客更多的信任。 小More 轻解读 有过 Airbnb 使用经验的同学应该都知道,Airbnb 的使用其实就是基于用户与平台间的信任,和房客与房东之间的信任成立的,Airbnb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为不同的使用者搭建这种具有信任感的平台。在产品设计中,能够带给不同用户信任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让用户感到安全感,才会更依赖于产品。 「 BBC 」 BBC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在中国国内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相信不少留学生都是听着、看着BBC准备听力和口语的吧? BBC 做到如此出众,也难怪会被 Badashov 列在最优质的产品设计之列了,下面来看看关于 BBC 又会有怎样的新的认识: 通用 我们的信息清晰,可以通过简单、有用、直观的界面进行沟通。我们服务的本质是开放和易接近的。 小More 轻解读 BBC在新闻广播界可以说是受众最广的机构了,BBC出品的视频或音频只要是有英语基础的人都可以收听或观看,不论是内容,还是播报方式,都简单明了,深受大家的喜爱。 引人注目 我们的声音从严肃权威,到诙谐娱乐,我们听起来真实,与生活相关,温暖,人性。我们让关注与吸引人的故事相连。 小More 轻解读 对于产品来说,最受欢迎的设计,永远不是高高在上不可及的,而是可以让任何人轻松的收听或观看的,接地气的形式,才能融入人们的生活。 真实 我们知道亲密和信任的价值。我们延续BBC广播的历史并继承标志性的设计。 小More 轻解读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和小More 一样,喜欢看 BBC 拍摄的纪录片,BBC 拍摄的纪录片总是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这也是因为 BBC 品牌对自己的不断要求和真诚的记录。要知道,在任何与用户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真实真诚的一面,永远能为双方都带来最好的感受。 开创性 我们努力设计创新,带来愉悦和惊喜。我们介绍意料之外的事物,但又与观众有关。 小More 轻解读 最近 BBC 又推出了一部新的纪录片,与其他纪录片不同的是,这一次 BBC 还将自己的拍摄方式和使用设备一同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的突破性拍摄方式不仅更加吸引观众,也为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受众。永远让用户体验到新鲜感,可以促使用户时刻对品牌的持有好奇心和关注度。 时下性 我们关注英国的时间线;反应正在发生的事件并联系前后的线索。 小More 轻解读 这就像我们在创作作品集时,在选题环节,往往关于当下热议话题的选题会更受学校喜欢一样,根据时下的情况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应的设计讨论和方案建设,从而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永远关注最新的动态,永远紧随时代或引领时代,才不不会轻易被别人超越,这样有助于在同类产品中位于屹立不倒的地位。 独特性 我们着眼于未来而立足,不是简单的引用当今的设计趋势。我们在千篇一律的设计和混乱的自由中平衡。 小More 轻解读 相同的报导,人们只会选一两篇看,不只是新闻界,在产品设计中,千篇一律的产品太多就会让用户丧失对产品的兴趣和使用欲望。对于产品来说,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样的情况对于产品来说是致命的。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的设计点的产品,才能为产品带来市场。 联合 我们所有的服务和平台,都是前后场景体验的整合。结合内外的旅程,我们与观众分享趣闻和体验。 小More 轻解读 多平台的结合可以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也更能映射更多的使用群体。 同时,产品设计永远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也需要结合其他设计科目来进行,甚至更多时候是需要其他学科来辅助的,比如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的结合,跨学科的进行设计往往能为产品或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本地性/全球性 我们需要去对每个人说话,但是目标都是一个人;我们的消息可以扩展,并与地域关联。 小More 轻解读 好的产品永远不是不可调节或不可适应的,它不应只单纯的限制在某一方面,而是能在适应更广阔的受众使用范围,但是对于每一个领域或某一特殊的个体,又能做到足够的专注。 现代英国 我们的服务已经融入了英国的日常生活。服务接受了与国外融合而成的现代英国设计美学。我们的性格有时充满活力,有时有些古怪。 小More 轻解读 产品的使用需要做到能在无形中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不会因为产品的存在而感到不适,就像空气一样,人们永远不会感受它的存在,但离开空气人们又难以生存。 最好的 最后的,但也同样重要,我们将品质放在第一位。 小More 轻解读 没有什么能比产品的品质更重要了,即使外观再完美,差劲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内核设计都会让用户心生反感。高质量的产品不仅能够为用户带来超棒的使用感受,也能提高产品的信誉。 |
|